国家农担公司举办体系高级管理人员培训 推动农业信贷担保业务高质量发展

6月26日-27日,国家农担公司在宁夏举办“2024年度全国农担体系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第一期)暨业务高质量发展培训”,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传达落实2024年财政部支农政策培训班相关工作要求,为促进全国农担体系坚守政策性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统一思想、找准方向。国家农担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国航参加培训并进行专题授课,国家农担公司党委委员、专职董事时以群主持培训。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农业一处丁江斌同志做了政策培训辅导。全国农担体系高管、相关部门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培训。

丁江斌同志在培训中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党组和全国农担工作指导委员会有关要求,牢牢把握农担体系政策性定位,严格落实“双控”、“五独立”等要求,牢记“贴农、为农、惠农”的初心使命;要坚持底线思维,时刻紧绷风险防控这根弦,做到稳增长和防风险并重,确保资金本的绝对安全,坚决反对和制止“见贷即保”,坚决反对违背金融规律搞过高的放大倍数;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规范用好中央财政农担业务补奖资金,妥善解决公司成立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政银担合作,撬动信贷资金不断投向三农领域。国家农担公司要进一步强化监督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建成全国农担数据信息系统,加强体系建设、业务发展、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培训指导,更好发挥对全体系的支撑服务引导作用。

国家农担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国航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三农”工作、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财政部党组工作要求的高度,分享了全国农担体系坚守政策性定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思考。他指出,全国农担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守农担初心使命,发扬农担精神,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专业能力,严防金融风险,以“啃硬骨头”的不懈勇气,着力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是要始终坚守政策性定位。要坚决落实好“双控”要求,专注“支农支小”。要更加重视做好“普惠金融”文章,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主要做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干、干不好的业务,切实发挥“雪中送炭”作用。要坚决反对和制止“见贷即保”类业务,实现“以担促贷”。同时突出对粮食及油料作物、农村创业青年和重大自然灾害后农业恢复生产的支持。作为政策性担保机构,要科学界定与市场化担保机构的差异,厘清与银行的业务边界,纠正“培育优质客户”、“与银行竞争”等不正确提法和认识,形成“要贷款,找银行;有困难,找农担”的生动局面。二是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要落实好市场化运作要求,高度重视风险管控,保障体系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要加强体系人才培养,促进员工熟悉掌握农业、财政、金融专业知识。要切实关注代偿风险,保持体系“五独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决反对违背金融规律搞过高的放大倍数。资本金运用要坚持确保安全性、关注流动性、体现政策性、兼顾收益性。要加快推动农担体系数字化转型,通过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提升保前保后管理水平,释放人员力量下沉乡村基层。三是要坚守廉洁底线。要切实增强纪法意识,严防资本金运用、担保业务等过程中的廉政风险,自觉维护财政部门和农担体系形象。要发扬农担精神,争做“一懂两爱”有情怀的农担人,锚定广大乡村深入细致做准做优农担工作。
培训还邀请了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北京再担保、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中国银保信的相关专家讲授相关课程,湖南、江苏、河南、安徽等省级农担公司进行经验分享。各省级农担公司围绕如何落实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相关工作要求开展圆桌讨论。

下一步,国家农担公司将加强指导指引,引导全体系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财政部工作要求上来,牢牢坚守政策性定位,严防偏离政策性定位、代偿、资金安全、廉政等风险,努力强化“政策、人才、数据”三大优势,坚持政治引领、专业支撑、情怀驱动,全面推进农担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