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担体系巡礼:天津农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业务创新激活跨越发展 文化建设助推行业腾飞
天津农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业务创新激活跨越发展 文化建设助推行业腾飞
成立于2014年的天津农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农担公司”)是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市级以服务“三农”为主的国有专业化融资担保机构。在近3年的发展历程中,天津农担公司按照“政策性资金、法人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理念,不断推动天津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沉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内涵囊括以“发展农业担保、服务三农经济”为宗旨。企业文化紧扣凝聚人心,推动担保业务产品不断创新,转型升级。
2016年,由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天津市金融工作局、天津日报社等十一个部门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榜样天津”企业社会责任颁奖仪式在天津大剧院隆重举行。天津农担公司荣获第六届“榜样天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奖,也是天津市担保行业唯一获奖的机构。
今年以来,天津农担公司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坚持发展速度和效益并重,坚持走创新转型的发展道路,为加快天津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步伐,持续推进本市农民增收工作,坚持政策性、专注性、独立性,增强开放性、联动性,促进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发展“做特色”
2015年3月,根据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精神,天津农担公司对口向蓟州区的农家乐客户推出“农乐保”担保产品,提供信贷支持。在不断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计划对天津其他休闲农业区设计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担保产品,进一步促进天津休闲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为促进天津现代农业发展,根据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和财政部、农业部、银监会《关于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市农委、市财政局于2015年12月联合下发《天津市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及现代农业贷款风险补偿金试点实施方案》。根据文件精神,天津农担公司探索风险补偿机制,在实现涉农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增大对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研究出台了“政银保”产品,主要针对符合要求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服务,天津农担公司探索与合作银行、财政兜底资金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争取实现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涉农金融服务的普惠。
为加大对天津市具有示范性、带动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天津市农委会同市财政局于2016年9月23日联合下发了《关于申报“龙信保”担保贷款的通知》,天津农担公司根据通知精神,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针对龙头企业资金需求情况,强化对实际经营情况的要求,弱化对抵质押物的要求,推出了“政银保”担保产品的子产品“龙信保”,协调放款银行加快了审批放款速度,适当降低贷款利率。龙头企业申请“龙信保”担保贷款享受财政贴息支持,进一步降低了融资成本。
企业文化“强建设”
天津农担公司立足于继承与创新、统一与包容,不断挖掘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活力,着力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的塑造,逐步培育起了员工共同遵循和履践的、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纲领和行为准则,树立起了“易融、共赢、惠农、诚信”的经营理念,并在实践中丰富完善了服务“三农”的核心价值观,为天津农担公司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和文化支撑。
人才强企。精干的员工队伍是公司成长壮大的重要力量支持,公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严格按照资本额度实行定人、定编、定岗。制定印发了《天津农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方案》,设计中层选聘流程,完成中层选聘工作。与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农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完成招聘工作。公司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制定全年培训计划,严格依据培训计划执行。内容包括《礼仪知识》、《职业化塑造》、《忠诚与责任》系列讲座,进行关于国家农业产业化政策、担保理论法律法规、外派财务、业务、档案的专业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人员队伍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政策水平以及实际工作能力显著提升。
文化塑企。通过组织企业文化活动,起到了发现人才、凝聚人心、广开言路、建言献策的良好效果。以“元旦”、“五一”等纪念日以及党员活动为平台,积极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清明节前夕,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赴蓟州区参加了以“祭奠革命先烈,捐助贫困学子”为主题的活动。积极创办农担公司工作周报、农担信息以及网站主页,及时广泛地向广大员工宣传公司活动动态、国家农业政策、生产技术和弘扬社会正能量,真正起到了服务员工、对外宣传的作用。
项目带企。截至目前,公司支持涉农客户增加营业收入近6亿元,促进农民转移就业1000余人;带动6000多户农民实现增收近1亿元。为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及企业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更深领域的业务运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7年,天津农担公司将紧密围绕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的各项工作部署,积极履行职责、关注农业政策,在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把握担保发展机遇,创新担保思路,拓宽担保视野,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真正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让信贷资金为农业经济发展系上“保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