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工作动态(2017年第2期)
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工作动态
(2017年第2期)
吉林农担积极推进“政银保担”合作,全力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一是推进政担支农合作。已争取省财政厅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补助、贴息、奖励等政策,并给予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政策支持;与省农委签订农民合作社贷款担保合作协议。加强与省内14个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其他粮食主产区的对接联系,积极研究适合不同地区的融资担保模式,大力争取各级财政、农业等政府部门的补助、贴息、奖励、农技推广服务等惠农政策及农业项目,优先向公司提供担保的经营主体倾斜。二是推进银担业务合作。实行“资源联手开发、信贷集合加工、风险共同管理、责任比例分担”的业务模式,先后与一批政策性银行、国有大中型商业银行、地方性金融机构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三是推进保担业务合作。与省内全部3家涉农保险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引导保险机构执行低于商业性保险费率的优惠费率,努力降低农业融资成本。截至目前,已与相关政府部门、粮食主产县(市、区)政府和省内34家银行机构、全部3家涉农保险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河北农担全面启动蔬菜及中药材贷。为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积极助推蔬菜和中药材产业发展,近期,河北农担公司联合省农业厅、有关合作金融机构出台《河北省蔬菜和中药材产业“政银担”贷款项目实施细则(试行)》,全面启动“蔬菜及中药材贷”。“蔬菜及中药材贷”按照“政府+银行+担保公司”的模式,为河北省内蔬菜和中药材行业符合产业导向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供贷款和担保服务。单笔贷款一般期限为12个月,额度存续期最长不超过36个月。贷款利率一般不高于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30%,担保费一般按照贷款金额的1.5%收取,最高不超过2%。全面推开“蔬菜及中药材贷”,将为助推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区域蔬菜及中药材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山西农担大同县办事处挂牌成立。大同县是闻名全国的黄花菜主产地,从2011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把黄花种植作为“一县一业”和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每年以超万亩的速度快速推进。山西农担公司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分别与大同县政府和大同县农信社签订合作协议,按照政银担三位一体的“新农贷”模式,重点支持大同县黄花种植加工特色优势产业。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公司业务向纵深发展,山西农担公司于9月22日挂牌成立大同县办事处,成为山西农担公司在晋北地区第一个“垂直化、短链化”管理的基层办事机构。目前,县政府已推荐47户共计5700万元符合政策要求的担保项目,首批310万元已成功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