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工作动态(2023年1月期)
安徽农担开局起势提效能、见精神
新年伊始,安徽农担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开展“大走访、大服务、大提升”活动,全力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提升为民办实事效能,主要经营指标实现新突破。
提升贯彻落实效能。始终坚持政策性担保机构职能定位,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支持种粮主体多种粮、种好粮。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把“一县一业(特)”提升到市级产业布局,与铜陵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大口黑鲈”在铜陵市内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支持蓝莓产业发展,安庆业务管理中心新增投放2740万元,支持6家村集体合资公司扩展蓝莓基地1740亩,带动村集体增产增收。
提升为民办实事效能。推深做实“暖心担”产品,通过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引领金融资源助推暖民心行动项目建设,聚焦徽味道、放心菜、暖心饭、保民生、促就业,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池州业务管理中心“暖心担”持续落地生根,发生担保金额4900万元。蚌埠业务管理中心积极深入乡村一线组织扫码、收集需求,为117户“暖心担”客户担保贷款4168万元,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菜”,助力新春暖民心。
提升作风建设效能。持续深化“一改两为”,提升工作效能,公司上下掀起“大走访、大服务、大提升”活动热潮,深入新农主体、走访特色产业、组织全面扫码,全力服务新型农业主体发展,扫码超千户,做到快批快贷,助力乡村振兴。
浙江农担“浙里担”支农服务
亮相2022浙江农业博览会
1月9日,2022浙江农业博览会线下展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浙江省农担公司作为金融单位参加此次博览会,集中展示公司创新服务模式,推进数字化改革打造数字化支农应用,构建财金协同支农新机制助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做法成效。
作为政策性担保公司,近年来省农担公司坚持数字赋能、多跨协同,深入推进农担数字化改革,构建省市县协同、政银担合作服务机制,有效引导金融资金进乡村。截至2022年末,累计为全省7万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259.95亿元。
本次线下展会以“农业强国浙江先行 乡村振兴惠民共富”为主题,聚焦农业“双强”和“两个先行”主线,会期4天,1600多家主体、1.3万种农产品参展,主要分为宣传展示和产品展销两个部分。扫码申请贷款、自主选择贷款银行、在线查询政策,浙江农担展位前人头攒动,吸引不少观众围观、体验。
甘肃农担“赋强公证在线签约平台”正式开通运行
1月1日,甘肃农担率先运行线上“赋强公证”系统,创新开展在线“赋强公证”,实现公证业务网上办、掌上办。
甘肃农担坚持“让数据赋能金融,让金融贴近农业”的建设要求,不断加快全省农业融资担保信息化平台建设力度。新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据平台、二代征信查询系统等子系统先后建成投入运行,大大提高了担保业务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此次上线的赋强公证系统,公司通过与公证处的线上公证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在符合互联网公证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借款人、担保人、反担保人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向公证处申请办理赋强公证的签约平台,客户经理通过业务系统发起公证签约,借款人及反担保人通过甘肃新农赋强公证APP完成公证资料的阅读和签署,极大地便利了借款人和担保人完成公证签约的流程,确保签约合同的合法性,提升了法律效力,有效避免了电子签约的争议,为可能出现的追偿提供有效的保障。
目前,甘肃农担通过线下及线上进行赋强公证的业务类型项目数量覆盖率达到99%。通过赋强公证,不仅促进债务人如约履行合同义务,而且无需经法院审理,让代偿案件的处理快速进入执行程序,减少了诉讼的前置环节,提高了清收效率,降低了成本,充分保护了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合法权益。
陕西农担获得“助力乡村振兴突出表现金融机构”称号
近日,西安晚报在全省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人民满意金融机构”评选工作,陕西农担公司获得“助力乡村振兴突出表现金融机构”称号,这是公司连续二年在西安晚报开展的人民满意金融机构评先中获得荣誉,这一荣誉的取得,是对陕西农担公司履行“因农立命、为农担当”职责的肯定。
公司成立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争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排头兵。2022年,公司新增担保业务规模突破100亿元大关,新增担保项目46000余个;在保余额突破110亿元大关,在保客户51000余个,担保业务实现了全省县区100%覆盖。公司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2021年“金融机构支持陕西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称号。2022年6月30日,公司出台了《支持重点帮扶县工作方案(2022-2025)》。2022年,公司在本省11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新增担保金额3.8亿元,新增担保项目1330个;在保余额4.7亿元,在保项目1825个,累计为客户减免担保费28.47万元。同时积极协调合作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上述县区平均贷款利率为4.71%/年,低于全省0.42个百分点。
贵州农担首笔“三农抗疫贷”成功投放
1月19日,贵州省农担公司与农行修文支行向一户蔬菜批发经营主体发放3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这是首笔“三农抗疫贷”业务实现落地。
该蔬菜批发商户主要从事绿叶蔬菜的批发经营,受疫情影响经营资金捉襟见肘,又因缺乏抵押物,无法直接从银行机构获得融资。省农担公司贵阳运营中心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与商户对接,通过“三农抗疫贷”产品给予其提供担保增信服务,农业银行成功向该商户放款,及时为其补充了流动资金,有效缓解了经营压力。
该笔贷款的投放,为受疫情影响的农业经营主体注入了金融活水,帮助其更好更快地获得银行信贷支持,保障了初级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下一步,省农担公司将加强与各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效能,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模式,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辽宁农担获评第二届中国农业风险管理论坛优秀案例奖
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组织的第二届中国农业风险管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辽宁农担公司结合自身风险管理实际,申报的“创新风险识别要素 重塑信贷担保生态”风控案例模式,获评优秀案例。
辽宁农担公司近年来在推进业务中,针对农业信贷担保的特殊性,应用大数据思维整合农业数据,将政府数据、金融机构数据与市场数据整合汇总分析,建立了以农业项目经营特点、经营年限、家庭构成与诚信记录等“软信息”为风险识别要素的担保决策模型,为精准为担保客户“画像”,提高“识人、断事”的能力和效率,有效防控风险提供了重要依据。
自2019年担保决策模型推行以来,公司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在保余额分别21.8亿元、59.94亿元、92.96亿元和114.6亿元,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担保代偿率分别1.53%、0.62%、0.49%和0.42%,实现了业务规模“四连升”,担保代偿率“四连降”的发展势头。2023年,辽宁农担将紧紧依托担保决策模型,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公司在高质量发展中守住风险防范底线,为新时代辽宁乡村振兴建功立业。
云南农担与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召开银担合作座谈会
1月19日,云南农担公司与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召开银担合作座谈会,总结2022年双方合作进展,部署推动下一阶段工作。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崇凌俊,公司董事长杜开波、总经理李世伟,副总经理廖寅皓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 双方合作业务已实现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全覆盖,年度业务增量及在保规模成绩斐然,“惠农e贷-乡村振兴农担增信贷”等创新模式成效显著,不良率稳步压降。双方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省财政厅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农业银行总行有关工作要求,基于共同服务“三农”的职责定位,立足服务乡村振兴全局谋划,将定性政策转化为定量措施,确保金融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会议要求, 双方要持续深化农业融资担保政策和信贷政策衔接,以增量提质为核心,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广度和深度。一是要坚持目标导向。二是进一步完善产品体系。三是着力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四是完善风险化解处置机制,提高合作质量。
欢迎各省联络员报送相关动态。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