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动态

重庆农担:将金融支农“信贷直通车” 开进巴渝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4/04/15


重庆农担:将金融支农“信贷直通车”

开进巴渝和美乡村

 

重庆市农业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浪

重庆市农鑫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经理  刘翊

 

信贷直通车是由农业农村部开发的公益类线上农业贷款专属平台,是金融支农的重要抓手。2021年,专注服务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直通车在全国正式启动。近年来,重庆市农业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农担”)深入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持续加强信贷直通车的宣传推广,实现农担业务涉农区县全覆盖。截至2023年年末,已累计为4666户涉农主体提供担保贷款27.88亿元,有效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高位谋划,持续推动

20215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提供担保服务,对接银行发放贷款,打造“主体直报需求、农担公司提供担保、银行信贷支持”的信贷直通车服务体系,聚焦支持农业生产及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融合项目,重点支持10-300万元额度的适度规模经营贷款需求,通过数据共享增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金融服务。

围绕信贷直通车,从国家农业部到地方农财管理部门,分别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导平台应用和推广布局。20222月,农业农村部出台《关于推进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常态化服务的通知》,要求持续推进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常态化服务,完善“政银担”合作,进一步强化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撑。在春耕备耕与秋冬种等重要节点,农业农村部要求通过信贷直通车做好支持农业生产的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国家农担也及时转发文件,要求各省级农担公司高度重视信贷直通车活动,加强与当地农业部门、银行的对接联系,持续推进信贷直通车的开展。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市财政局积极响应,陆续出台专项文件,要求各区县农、财管理部门在政治站位、风险防控、创新宣传、调度督促方面积极推动信贷直通车,委托重庆农担联合重点支撑银行协同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业务,持续完善“政银担”合作,强化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撑,做好信贷直通车常态化服务工作。

 

积极落实,成效突出

重庆农担通过广泛宣传、加强考核、对接合作、系统直联等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信贷直通车服务取得良好成效。

广泛宣传方面,自信贷直通车活动开展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重庆农担向涉农主体累计发放信贷直通车宣传手册、宣传品3万余份,分别在渝北区、南川区、潼南区、云阳县、酉阳县等重点区域开展信贷直通车“乡村行”专项活动,下沉镇乡,开展信贷直通车等农担政策和担保产品宣传培训会70余场。

加强考核方面,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跟踪督办方案》,将国家农担相关文件所规定的评价指标纳入业务考核,对信贷直通车项目定期分类检查、督办,要求做好客户沟通和快速响应,及时处理并限时办结。

对接合作方面,与市(区)县农业农村委建立专人专岗沟通对接机制,定期通报信贷直通车推进情况,与6家重点支撑银行建立业务合作,推出“农担e”专项产品,实现“见担即贷”,保函出具后最快当天可完成放款。

系统直连方面,将信贷直通车系统申报信息与重庆农担综合业务系统进行对接,提升担保业务信息传输和评价反馈的效率。

此外,在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3+6+X”农业产业集群方面,对涉及重庆优势“土特产”、农业加工项目实施优先担保支持。重庆农担与黔江区畜牧中心共同开展金融助力“稳猪兴牛”项目。在深化强村富民综合改革,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方面,对涉及农村集体产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给予专项担保支持,与巴南区姜家镇党委正式签署了政企党建结对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在姜家镇落地了组织共驻共建联络站,加强信贷直通车宣传推广。在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面,对涉及乡村治理和深化乡村建设项目进行创新担保支持。

截至2023年年末,重庆农担业务已覆盖全市100%涉农区县,信贷直通车累计接受6134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高素质农民等涉农主体融资担保申请,涉及总金额40.60亿元,已累计为4666户涉农主体提供担保贷款27.88亿元,授信率达78.37%,通过信贷直通车对客户筛查和准入,大大提升了标准客群的精准度,降低了业务员的获客成本。


聚焦“一二三”,完善信贷直通车服务

下阶段,重庆农担将结合地方支农政策、农业产业周期及农业信贷特征,因地制宜打造信贷直通车地方版服务平台,在商机拓客、信息申报以及数据对接方面强化功能设计和人机交互,进一步扩大信贷直通车的金融支农覆盖面,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入农业农村,全面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绘就巴渝和美乡村新画卷。

完善“一个机制”。为推动信贷直通车可持续发展,在推动地方版改造同时需完善“政银担”工作机制,一是明确各方管理职能。市农业农村委及市财政局总牵头,重庆农担主导与承做,6家重点支撑银行参与和协同;二是建立信息互通渠道。通过平台建立三方业务信息、管理信息、反馈信息及时传递处理的流程和通道,使平台运行畅通高效;三是实施绩效评价管理。对信息收集、信用分析、风险评估、合同签订、数据对接、授信放款全流程设置评价反馈,实时反映平台项目通过率、办结率、授信率、耗时周期等数据指标。

夯实“两个体系”。体系建设始终是农担公司可持续发展之基,在推进信贷直通车过程中,需要夯实两个体系。一是线下农担业务体系。目前,镇乡(街道)以下的区域不仅是信贷直通车触达率低的地区,也是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需要延伸和夯实的重要部分,更是重庆农担实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通过“政担合作”,要打通建立以国家农担公司为统领,市级农担集团为牵引,区(县)级分公司为后援,镇乡(街道)业务分中心为链接点,村(社)业务联络站为终端的5级农担业务线下体系;二是线上平台体系。以地方版规划为蓝图,以地方版建设为驱动,做好信贷直通车与相关信息平台的功能融合,汇聚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部门、政策性担保公司及各金融机构在政策发布、信息采集、行业管理、风险评估方面的优势,形成一个“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覆盖全市农业领域、农业全产业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信息平台。重庆农担将依托线下体系,逐级推广宣传线上信贷直通车平台,使其成为撬动金融资源进入乡村的放大器。

深化“三项服务”。以信贷直通车为支撑,以支农支小为目标,重庆农担将以深化“三项服务”为目标,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一是农业信贷服务。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信贷直通车体系精准拓展客群,提升客户产品服务体验,提高涉农贷款的获得性、便捷性,逐步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二是信用数据服务。面对农村金融市场,重庆农担可以利用信贷直通车平台的聚集作用,对接农业大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整理、分类,为其他金融机构出具农业主体信用评价报告,成为农业领域“金融专家”;三是风险联动服务。依托信贷直通车的体系延伸,尝试在基层建立线下风险信号的监控点和联络站,形成覆盖重庆农担近20000个农业主体及在保项目的风险监测网,为风险信号识别与风险处置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辅助,为防范农业信贷风险提供体系支持。

下一步,重庆农担将在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和市财政局的指导下,立足本地实际,推进信贷直通车地方版建设,构建农村大数据信用体系,创新平台服务模式,协同重点支撑银行,扩大覆盖涉农主体范围,将金融资源引入“三农”领域,将信贷直通车开进巴渝和美乡村,助力重庆“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