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山东涵养“三源”活水 激发投融资动能
★
山东:涵养“三源”活水 激发投融资动能
山东作为农业农村投融资大省,农业农村投融资活跃。今年上半年,全省涉农贷款余额3.8万亿元,排在全国前列,同比增长12.7%,增速快于全部贷款。前三季度,全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6%,高于全省全口径投资1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3.3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8.7%、19.9%、2.4%、3.3%,有力支撑了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这都是山东坚持涵养“财政、金融、企业”三源活水、汇聚农业农村投融资澎湃动能的结果。
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激发投入农业农村积极性。今年山东安排省级财政资金382亿元,统筹涉农资金集中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比上年增长4.7%。同时,持续落实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打造农业农村投资沃土。今年,财政资金投入近百亿元,直接补贴到农业经营主体;投入38亿元,用于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持续实施奖补政策,激励社会资本投入。启动优质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项目,致力于补足产业链的短板、补强产业链的弱项,按照产业链提质增效要求遴选链主企业、骨干企业、重要企业,开展直投或奖补,预计投入18亿元财政资金,提升产业链产值200亿元。
加强政金联动,构筑农业农村投融资保障体系。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加强合作,就种业振兴、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制定政策,构筑金融机构服务农业农村的制度体系。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破解融资信息不对称难题。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开发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共享平台,与金融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聊城冠县研发“冠县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打造“线上任意选、下单随时点、银行快抢单”农村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线上累计发放贷款1.8万笔、93.3亿元。
鼓励金融创新,发挥农业信贷担保增信作用。日照市农业农村局与省联社日照审计中心、中国银行日照市分行、日照银行等签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与省农担公司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共享。日照市按照“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原则,创新“齐鲁富民贷”还款方式。采取等额本息、等本递减分期还款方式或按月(季)结息、到期还本还款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贷款使用效率。同时,为农户生产经营开发了“富农快贷”,为农户种植粮食经济作物开发了“种植e贷”,为畜牧养殖开发了“日照农牧贷”,满足不同领域农户融资需求。
鼓励企业制度创新,建设农业经营体系。指导创设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搭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协作联动的交易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推出“交易鉴证+抵押登记+政策担保+风险补偿+风险缓释+不良处置”服务模式,盘活农村“低效、沉睡”资产。截至目前,累计服务规模超272亿元,涉及7万多主体,帮助农户增收超过10亿元,撬动超80亿元资金投入农业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创新度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依托农业农村部融资项目库等平台,积极开展农业农村项目谋划,分类分级开展项目储备,激励社会资本投资投入。今年,全省共谋划储备产业类重大项目1023个、计划投资1954亿元,乡村建设类重大项目145个、计划投资151亿元,合计1168个,总投资2105.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