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动态

全国农担体系巡礼:云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1/31

云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

云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农担公司”)成立以来,分别向全省697家省级龙头企业,16个州市和129个县的财政局、农业局收集担保贷款需求信息,先后到省内各州市开展项目调研,广泛宣传云南农担公司服务“三农”的宗旨,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全省粮食生产和农业适度规模新型经营主体的项目信息数据库。截至目前,云南农担公司开展尽职调查项目共计200余个,审议通过担保项目79户,拟承保金额共计64071万元。累计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25896万元,实现实质性运营,为解决云南省“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因地制宜,研发担保产品

1.“三七贷”。云南农担公司与文山砚山长江村镇银行合作推出“三七贷”金融产品,由文山砚山长江村镇银行向云南省文山砚山地区的三七种植户发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云南农担公司对贷款进行贷款担保,与文山砚山长江村镇银行按7:3风险比例进行分担,贷款用于为三七种植户扩大种植面积和已种三七后期管理费用的开支等,贷款方式分为信用、联保、抵押以及保证等四种方式,额度根据不同的贷款方式从5万元至70万元不等。截至目前,产品共支持农户34户,贷款总额1096万元,扶持种植面积2387亩,预计实现农业产值8300万元。

“三七贷”实现了银担合作、风险共担、专注三农,紧密结合精准扶贫政策,直接服务农业种植大户,农户获得实实在在的全额支持,对云南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2.“金果贷”。根据云南省县域经济特色,通过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参与,建立“政府+担保公司+银行”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模式,打造联合创新、联合推动、联合管理的有效机制。目前,产品主要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柑橘种植产业作为金融服务试点,以当地政府、云南农担公司、富滇银行按照2:7:1的比例承担风险责任。2016年12月20日新平县人民政府、云南农担公司、富滇银行玉溪分行正式签署了“金果贷”三方业务合作协议。截至目前,“金果贷”产品已为柑橘种植企业提供贷款2100万元,扶持种植面积约5800亩。

“金果贷”这一批量化融资产品的试行已在当地形成示范效应,不仅解决了当地柑橘种植企业前期投入大,后期管护资金流转不足等问题,而且还紧密结合公司精准扶贫以及服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导向,助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高效、快速发展。

二、积极创新,完善风险管控

1.确定支持范围。云南农担公司根据国家三部会要求,在支持主体上主要确定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支持现代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以及小微农业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模式来带动农业种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共同发展。在产业选择方面,云南农担公司将“十三五”云南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生猪、牛羊、蔬菜、中药材、茶叶、花卉、核桃、水果、咖啡和食用菌10大产业作为重点支持产业。同时,云南农担公司在做好行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也把转型升级发展潜力大,带动面广的优势特色产业纳入支持范围。

2.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云南农担公司风险管理部根据农担公司的职能,及时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融资担保业务风险管理办法》、《担保业务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融资担保业务评审制度》、《保密制度管理办法》、《风险审查要点指引》等制度,为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3.建立全过程风险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管理,以管理防范风险。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保前审查、担保审批、保中承保、保后管理以及保后回收。

4.规范业务流程,建立“项目保审委员会”,形成集体决策机制。构建起“项目经理→担保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保审会”四级审核流程,形成用制度规范管理,用流程规范操作,按程序规范用权的良好管理格局。

5.制定《担保业务定量指标评价系统》。建立了“定量为基础、定性为补充”的决策机制,一是可以提高项目筛选效率,二是能形成较为客观的量化分析结论,减少个人主观判断造成的业务偏差,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三是有助于降低公司业务经营风险,夯实发展基础。

三、互利共赢,推动银担合作

云南农担公司成立一年以来,积极与云南省金融机构对接,召开银担合作座谈会,推动构建银担合作机制,坚持“风险共担、保费利率优惠、不收取保证金”的原则,与云南省农业银行、富滇银行、红塔银行等11家金融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获授信额度319亿元,明确云南农担公司与银行按9:1比例分担融资担保贷款风险,合作银行给予被保企业利率上浮不超过基准利率30%,同时云南农担公司不向银行交存保证金的相关优惠政策,为公司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