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动态

全国农担体系巡礼:陕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2/01

陕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陕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农担公司”)注册于2016年1月13日,2017年3月24日正式揭牌运营,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省金融工作办公室许可、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设立的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是由省政府全额出资,并委托省财政厅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金30亿元人民币,已到账11.6亿元。

一、紧紧抓住银担合作这条“起跑线”

银担合作是担保业务开展的前提,也是担保业务起步阶段的重点。通过推进银担合作,致力于财政金融支农模式的创新,可以为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普惠性金融服务。自成立以来,严格坚守国家农担公司关于银担合作的“三项基本原则”:风险分担、实行优惠利率和不缴存保证金。通过积极走访在陕金融机构,宣传国家政策、创造合作契机,得到了众多金融机构的积极回应,于3月24日揭牌当日与19家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随着业务的开展,又有5家金融机构表达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意向。截至目前,签约银行已达23家,基本涵盖了所有在陕主要金融机构。其中,进度较快的农业、秦农、长安等6家银行已向陕西农担公司授信60亿元。

二、不断强化担保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这条“生命线”

为了向更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便利可得的金融服务,陕西农担公司在银行金融机构相对成熟的涉农产品中寻求担保业务切入点的同时,积极建立独立自主的产品、服务体系。通过到咸阳、渭南、延安、汉中等地多次调研,深入市县乡村和田间地头,了解基层最迫切的融资需求和地方政府财政金融支农的难点,为“三农”客户开发贴身定制的担保产品。同时,与陕西省农业厅对接,并接受陕西省财政厅在业务开展方面给予的指导和便利。开业两个多月来,共召开各层次座谈会十几场,与合阳县政府、合阳县信用合作社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共同为“三农”客户提供担保融资综合服务,风险分担比例为“4:4:2”。此外,通过加快“项目库”建设,首批已经纳入56个贫困县的109户龙头企业、508个高级职业农民,加上零散入库的客户,总数接近700户,为下一步担保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坚决守住项目风险控制这条“警戒线”

业务开展之初,通过建立制度、优化流程,将风险防范融入到项目受理、立项、尽调、评审、放款和保后管理各个具体环节之中。实行尽调AB角制,加大了风险和法务审查的力度,并引入专家评委,完善了项目评审委员会和风险控制委员会议事制度。合同的签订、反担保措施的落实,以及担保意向函、担保函、放款通知书的出具都履行了严格的程序。5月23日,咸阳泾渭茯茶毛茶收购流动资金贷款项目,周至县乔领军、蔡占利猕猴桃种植销售流动资金贷款项目等3个担保项目率先完成所有的审查程序,提交项目评审委员会审议并获得通过,实现了首单业务落地,标志着陕西农担公司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

四、努力优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条“服务线”

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便利可得、质优价廉的金融服务始终是陕西农担公司工作中的一条主线。在产品设计中,始终坚持维护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使产品尽可能多地惠及广大“三农”客户;在办事流程上,尽力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工作环节,让“三农”客户少跑路或不跑路;在贷款利率上,努力降低新型经营主体的负担,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陕西新型经营主体的综合资金成本由原来的10%以上向8%靠拢;在保费收取上,严格执行1.0%-1.5%的较低年费率,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免收担保费,尽量让利“三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