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工作动态(2018年第6期)
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工作动态
(2018年第6期)
农担体系一季度实现“开门红”。近日,各省级农担公司相继召开2018年一季度经营形势分析会,全面总结一季度经营情况,客观分析当前工作形势,研究部署下步重点任务。自年初以来,全国农担体系紧紧围绕年初预定的总目标,多管齐下,全面发力,为“三农”发展引入更多资金支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金融服务。据统计,一季度33家省级农担公司新增担保额72.6亿元,新增项目16885个,与2017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1.7%和220.1%(2017年1-3月新增担保额44.9亿,项目5264个)。
北京农担积极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担保。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北京农担公司深入推进“两权”抵押试点工作,与北京市农村产权交易所联合推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产品——“农权保”。该产品以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为抵押,用政策性担保增信,集成北京市、区两级农业政策配套支撑。目前,已在大兴区、平谷区实现项目落地,为今后类似农村资产处置、抵押登记等工作的开展积累了一定经验,在“三农”融资过程中缺少反担保物问题上实现了突破。
湖南农担多项措施创新银担合作模式。湖南农担通过整合政策资源和各方优势,不断创新银担合作模式,充分调动省内商业银行积极性,共推业务,共谋发展,已与省内农业银行等14家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并开展合作,均达成风险2:8分担、免收保证金、利率优惠、流程优化四项合作条件。在银担合作中,呈现五个创新:一是联合发文,约定产品标准。通过约定推进“惠农担”系列产品的操作细则和费用标准,明确每项产品的具体利率。二是共同考核,开展业务竞赛。将银行的授信意向落实为具体的任务目标,并下达到农行各网点。农行在系统内实行计价激励,组织开展“惠农担”专项竞赛活动,推动任务目标落实。三是互认要素,调整法贷标准。与省内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实行有针对性的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发挥农业信贷担保“政策性”属性,对法人贷款客户准入条件、贷款额度等要素进行调整。四是优化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双方明确合作业务平行作业的操作标准,开辟绿色通道,约定限时办结的效率要求。五是强化沟通,确立协调机制。与各合作银行确立及时有效多层次的协调机制,高层建立联席会议,工作层保持紧密联系,业务人员实行交互培训,及时解决问题,有效推进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