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学互鉴

市场信息月报2022年第8期

发布时间:2022/08/31


市场信息月报

2022年第8期






本期要点

政策要闻方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毫不松懈抓好秋粮生产,确保实现全年粮食丰收。财政部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有金融资本权益。银保监会系统召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议,要求银行业保险业必须坚决践行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加大涉农金融资源投入,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农业农村部印发指导意见,要求普遍建立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加强机械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方面,7月,我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运行基本平稳。但是也要看到,受多重因素影响,经济恢复势头边际放缓,巩固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加力。7月, CPI环比由平转涨,同比涨幅略有扩大。工业品价格整体下行,PPI环比由平转降,同比涨幅继续回落。金融市场方面,M2维持高位,货币政策延续宽松格局。新增社融及信贷不及预期。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整体下行,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整体上行。

农产品方面,新季早稻产量高质量优,市场供应逐渐宽松,预计稻谷价格稳中偏弱运行。新季小麦供应充足,产销两端相对平衡,预计后期小麦价格或将维持高位小幅波动走势。新季玉米产量预增,饲用消费相对稳定,工业需求减少,供需仍处于紧平衡态势,预计玉米价格或将持续高位震荡。基层大豆库存逐步消化,下游消费需求偏弱,预计新豆上市前,国产大豆价格仍将保持高位平稳运行。新季棉花丰产预期增强,下游棉纺订单不足,皮棉梢售进度缓慢,预计短期国内棉价将继续弱势运行。部分省份新冠疫情反复导致食糖消费恢复不及预期,叠加国际糖价下行影响,预计糖价将维持弱势走势。生猪产能处于正常区间,养殖户二次育肥积极性降低,终端消费疲弱,预计短期生猪价格会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

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方面,温氏股份上半年亏损35亿元。大北农上半年利润同比减少逾10亿元。大北农收到法院应诉通知。正邦科技票据逾期超11亿元。中粮家佳康上半年亏损约4.6亿元。禾丰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1.44%。傲农生物披露二季度公司担保情况。傲农生物累计质押约1.85亿股公司股份。






一、政策要闻

(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毫不松懈抓好秋粮生产,确保实现全年粮食丰收。7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需求举措,推动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部署毫不松懈抓好秋粮生产,确保实现全年粮食丰收;部署进一步做好防汛抗旱和应对自然灾害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会议指出。民以食为天,粮价是百价之基。今年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要毫不松懈抓好秋粮这个粮食生产大头,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要压实责任,不误农时落实晚稻和晚秋粮食种植面积。加强化肥等农资供应和田间管理,有效防范旱涝、病虫害等灾害。早稻和秋粮要保质保量归仓,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及时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保障种粮农民收益。今夏中央财政再发放一次农资补贴,地方政府予以配套。对稻谷集中育秧中心建设给予财政金融支持,以利推广双季稻。

(二)财政部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8月2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财金〔2022〕87号),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有金融资本权益。针对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中发现的收支管理不规范、资产风险分类不实、核销后管理不到位、境外资产管理薄弱、会计核算不准确等问题,《通知》从规范金融企业收支管理、加强金融资产管理、压实金融企业主体责任、财政部门要积极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四方面进一步规范金融企业财务行为,强化金融企业财务管理。《通知》要求国有金融企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合理控制费用开支,对非必要费用支出应减尽减;严格落实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要求;积极优化内部收入分配结构,合理控制岗位分配级差;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递延制度和追责追薪机制。《通知》还要求国有金融企业做实资产风险分类,真实公允反映经营成果;加强不良资产核销和处置管理,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和国有资产流失等。

(三)银保监会系统召开会议要求确保涉农金融投入稳中有增。7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系统召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总结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情况,交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银保监会系统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强化监管引领,“三农”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得性明显提升,涉农金融供给机制持续优化,农业保险不断“扩面、增品、提标”。会议要求,银行业保险业必须坚决践行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加大涉农金融资源投入,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加强统筹部署,优化考核激励机制,确保涉农金融投入稳中有增;优化金融供给结构,重点聚焦粮食安全、涉农经营主体等“三农”重点领域;提升金融供给质量,增强信贷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的匹配性,推动金融科技应用,拓展涉农信贷增信方式;持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金融应有的贡献。

(四)农业农村部要求普遍建立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加强机械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8月18号,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推进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建设的指导意见》(农办机〔2022〕9号)。《指导意见》指出,要按照“建在平时、用在战时”的体制机制加快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建设,不断提升农机手应急作业技能水平和农机装备水平,争取一年起步、三年成网,力争五年形成覆盖粮食生产乡镇、作业能力强的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应急作业服务组织动员、加强应急作业机具供给保障、加强应急作业服务支持引导、加强应急作业技能培训指导四项重点任务。《指导意见》强调,要优先支持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开展应急作业服务和日常农机社会化服务、购置适用机具装备,优先支持灾害易发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健全建强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确保落地见效。






二、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动态

(一)   宏观经济

1.7月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运行基本平稳。7月,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8%。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4%、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27%。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降幅比1-6月份收窄0.5个百分点。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比1-6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4%,制造业投资增长9.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4%。1-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4%。其中,出口增长14.7%;进口增长5.3%。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综合来看,7月份我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运行基本平稳。但是也要看到,受多重因素影响,经济恢复势头边际放缓,巩固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加力。

2.7月,受猪肉、鲜菜等食品价格上涨及季节性因素影响,CPI环比由平转涨,同比涨幅略有扩大。从环比看,C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6%转为上涨3.0%。其中,受前期生猪产能去化效应逐步显现、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和消费需求恢复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上涨25.6%;受多地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9.2%转为上涨10.3%,涨幅高于季节性;鲜果大量上市,价格下降3.8%。非食品价格下降0.1%。从同比看,CPI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6.3%,涨幅比上月扩大3.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6.0%转为上涨20.2%;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6.9%和12.9%;粮食、禽肉、鸡蛋和食用植物油价格涨幅在3.4%—7.4%之间。非食品价格上涨1.9%。

3.7月,受国际国内等多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整体下行,PPI环比由平转降,同比涨幅继续回落。从环比看,原油、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P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1.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7%,降幅扩大1.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2%,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从同比看,PPI上涨4.2%,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已连续6个月回落。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0%,涨幅回落2.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7%,涨幅与上月相同。

(二)   金融市场

1.货币金融情况。M2维持高位,货币政策延续宽松格局。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18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1.8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65万亿元,同比增长13.9%。新增社融不及市场预期。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前值为5.17万亿元,同比少增3191亿元;7月社融存量增速10.7%,较6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信贷整体走弱。7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均同比少增,对本月信贷形成拖累;分部门看,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各类贷款均同比少增,信贷需求整体偏弱。

2.市场利率情况。货币市场利率方面,7月,银行间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35%,较上月下行21BP;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33%,较上月下行24BP。3月存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1.92%,较上月下行98BP。债券市场利率方面,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1.85%,较上月下行17BP;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75%,较上月下行6BP。信贷市场利率方面,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报3.70%、5年期报4.45%,均与上月持平。民间借贷利率方面,7月末,民间融资综合利率为14.74%,较上月上行61BP。温州地区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利率为14.40%,农村互助会互助金费率为12.76%,小额贷款公司放款利率为16.18%。

3.小贷行业情况。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150家。贷款余额9258亿元,上半年减少165亿元。






三、大宗农产品供需情况

(一)主要粮食

1. 新季早稻产量高质量优,市场供应逐渐宽松,预计稻谷价格稳中偏弱运行。

供需方面,根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7月底全国早稻收获基本结束。预计今年早稻面积稳中有增,丰收基础较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预计,2022年稻谷播种面积为3009万公顷,同比增加16.6万公顷,减幅为0.6%;单位面积产量7.14吨/公顷,同比基本持平;总产量2.15亿吨,同比增加195.7万吨,增幅0.9%。稻谷生产继续巩固稳中有增的良好势头,产量将连续11年保持在2.1亿吨以上。

气象方面,7月末,双季晚稻栽插近八成,秧苗素质较好,晚稻栽插有序推进,其中江南大部、华南北部处于三叶至移栽返青期;华南南部处于播种出苗至三叶期。一季稻方面,东北地区大部处于拔节孕穗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处于分蘖至拔节孕穗期,西南地区大部处于孕穗抽穗期,全国大部光温正常,墒情适宜,水热条件利于一季稻作物正常生长,但南方部分地区高温晴热天气对一季稻生长或将不利。

病虫害方面,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最新预测,当前水稻病虫害前期发生总体平稳。其中,稻飞虱中等发生,但田间虫量上升明显,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田块虫量超过1600头/百丛的大发生标准;稻纵卷叶螟偏轻发生,但江南局部发生较重。8月中旬受台风“木兰”影响,华南、西南南部降雨偏多,有利于水稻“两迁”害虫的繁殖、迁飞和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扩散流行。

市场方面,7月份,早稻收获价格高开高走,大量上市后价格小幅回调。7月底,主产区收购价格2600~2720元/吨,比开秤时上涨20~60元/吨,同比上涨80~120元/吨,较中旬回落20~60元/吨;销区企业采购价格2860~2980元/吨,同比上涨40~60元/吨,较中旬回落60~160元/吨。早稻市场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水平,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不大。主产区中晚釉稻收购价格小幅回落,优质稻回落幅度小于普通稻。7月底,主产区普通中晚籼稻主流价格2480~2580元/吨,月环比回落60~120元/吨;优质中晚籼稻主流价格2720~2800元/吨,月环比回落20~40元/吨。

2.新季小麦供应充足,产销两端相对平衡,预计后期小麦价格或将维持高位小幅波动走势。

供需方面,据国家统计局夏粮公告,2022年我国夏收小麦产量13576万吨,同比增加128.6万吨,增长1.0%;播种面积22962千公顷,同比增加50.8千公顷,增长0.2%;单产5912.3公斤/公顷,同比增加43.0公斤/公顷,增长0.7%。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份预计,2022/23年度我国小麦总产量为13842万吨(含夏收小麦和春小麦),同比增加147.4万吨,增幅1.08%。

市场方面,7月上旬小麦价格延续上月下跌走势,至中旬止跌小幅回涨,但持续上涨动力不足,7月底小麦价格趋于平稳。7月份小麦供需未出现明显变化,价格波动主要受大企业采购小麦节奏变化和农户售粮心态影响,大企业调整进厂报价以使粮源不外流。新小麦上市以来价格高开低走,贸易商为控制风险,多随收随走,因此今年农户手中余粮数量较往年同比偏多,种植收益增加也使农户售粮积极性增加。综合来看,小麦价格基本平稳。7月底,河北小麦进厂价3100~3110元/吨,山东3090~3110元/吨,河南3090~3120元/吨,江苏3110元/吨,安徽3080元/吨,月环比均下跌10~20元/吨。

3.新季玉米产量预增,饲用消费相对稳定,工业需求减少,供需仍处于紧平衡态势,预计玉米价格或将持续高位震荡。

供需方面,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预计,2022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6.458亿亩,与上月预测持平。玉米单产6.381吨/公顷,同比增加90公斤/公顷,增幅1.4%。预计2022年玉米产量2.75亿吨,同比增加245万吨,增幅0.9%,与上月预测持平。

气象方面,7月以来,我国大部玉米主产区出现多次降水过程,对玉米生长总体有利。但近期东北地区气温偏低、降雨偏多,可能存在区域性、阶段性低温和渍涝灾害风险,影响部分地区玉米长势。西北地区、华北、黄淮大部土壤墒情较好、光温适宜,对玉米等秋收作物生长发育有利。

病虫害方面,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最新预测,2022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虫害略轻于去年、病害重于去年。草地贪夜蛾、三代粘虫、棉铃虫等迁飞性害虫对玉米生产威胁大,大斑病、褐斑病、南方锈病等病害在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危害盛期,北方玉米产区大部持续到9月上旬,南方玉米产区可持续到10月底。

市场方面,7月份,企业看跌心态加重,采购多以随采随用为主,采购建立远期库存意愿较弱,均对玉米现货价格形成下跌压力。7月底,东北产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均价2638元/吨,月环比下降70元/吨,同比上涨65元/吨;华北产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均价2813元/吨,月环比下跌78元/吨,同比上涨66元/吨。从供需基本面看,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进口谷物未来到港量会有所减少,小麦价格高位、而定向稻谷运输距离相对较大,都将制约替代玉米数量,玉米市场供需紧平衡态势并未改变,短期市场供应充足部分因为企业主动降低库存。7月生猪价格上涨,养殖利润提高,将增加后期消费需求,预计后期国内玉米价格有继续上行的可能。

(二)重要农产品

1.基层大豆库存逐步消化,下游消费需求偏弱,预计新豆上市前,国产大豆价格仍将保持高位平稳运行。

供需方面,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预计,预计2022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达到996万公顷,同比增长18.4%。全国大豆产量将达到1970万吨,同比增加330万吨,增幅20.1%,创历史新高。预测2022/23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11470万吨,其中大豆进口量9500万吨。

气象方面,8月上旬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北地区大部气象条件适宜,有利秋收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但吉林中西部、辽宁北部等部分低洼农田出现湿渍害,不利于大豆等旱地作物生长。

市场方面,7月末,黑龙江食用大豆收购价格6020~6220元/吨,整体保持稳定。当前大豆市场仍处于季节性消费淡季,销区需求不旺,国储大豆仍在拍卖,再加上国内外大豆期货价格均走弱,交易者市场信心受到影响。但由于主产区基层余粮见底,贸易商库存逐渐减少,中储粮部分库点持续收购,前期入库成本较高也有效支撑国产大豆价格。

2.新季棉花丰产预期增强,下游棉纺订单不足,皮棉梢售进度缓慢,预计短期国内棉价将继续弱势运行。

供需方面,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棉花实播面积4428.1万亩,同比增加109.1万亩,增幅2.5%。预计2022/23年度全国棉花产量为583.3万吨,同比上升0.6%。截至8月11日,全国累计交售籽棉折皮棉580.1万吨,同比减少14.9万吨,其中新疆交售526.2万吨;累计加工皮棉580.1万吨,同比减少14.9万吨,其中新疆加工526.2万吨,同比增加1.1万吨;累计销售皮棉390.0万吨,同比减少203.0万吨,其中新疆销售339.6万吨,同比减少183.8万吨。

气象方面,据国家气象中心报告,7月新疆棉区月内多高温天气,对棉花花铃生长不利;黄河流域棉区大部光热正常,山东棉区叠加性强降水导致部分棉田积水,棉花落花落铃增多;长江流域棉区温高光足、墒情适宜,利于棉花开花结铃。棉花播种至7月末,全国棉区气候适宜,预计新季棉花平均单产为每亩128.7公斤,较上年增长2.0%。

市场方面,7月份,国内外棉价联袂下跌后转向震荡。国际棉花期货走势显著强于国内,国内外棉纱价格走势持续疲弱。截至7月末,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5887元/吨,较上月下跌2616元/吨,郑棉期货主力合约14975元/吨,较上月下跌2434元/吨,国际棉花M指数(折1%关税人民币进口成本)19472元/吨,较上月下跌4238元/吨,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94.71美分/磅,较上月下跌1.25美分/磅;内外棉价差为-3585元/吨,环比缩小1623元/吨。当前国内市场棉花供给充足,下游纺织企业需求难有起色,预计新季棉花价格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

3.部分省份新冠疫情反复导致食糖消费恢复不及预期,叠加国际糖价下行影响,预计糖价将维持弱势走势。

供需方面,据农业农村部专家委预测,2022/2023榨季糖料蔗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甜菜种植面积增幅较大,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全国糖料面积1831.9万亩,其中糖料蔗1545.66万亩,甜菜286.24万亩。预计全国食糖产量1035万吨左右,同比增加60万-70万吨。截至7月底,2021/22年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956万吨,累计销售食糖677万吨,累计销糖率70.8%。

天气方面,据中央气象台报告,7月下旬,广西蔗区以高温晴朗天气为主,桂西北部分地区发生干旱,影响甘蔗正常生长;甜菜长势总体良好。后期需密切关注天气和病虫害影响。

市场方面,受国际糖价下跌传导影响,国内糖价冲高回落。7月份,国内食糖均价每吨5790元,环比跌2.1%;同比涨5.0%。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5781元/吨。7月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5831元/吨。本榨季国内食糖减产,加上季库存,国内供应依旧宽松,中秋节前食品企业虽有备货需求,但仍不及预期,预计短期国内糖价将维持弱势走势。

4.生猪产能处于正常区间,养殖户二次育肥积极性降低,终端消费疲弱,预计短期生猪价格会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

供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298.1万头,环比增0.5%,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8%,处于正常区间。今年5月份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3个月增长。受政策指导以及产能调控预期影响,中小养殖户惜售意愿下降驱动近期生猪出栏量触底反弹;在规模猪场生产恢复带动下,预计生猪出栏量也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市场方面,7月份,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全国活猪价格为22.18元/公斤,环比上升33.79%,同比上升40.06%;猪肉价格为33.52元/公斤,环比上升26.25%,同比上升27.65%。仔猪价格为43.99元/公斤,环比上升21.06%,同比下降2.20%。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3.88元/公斤,与上个月持平,同比上升7.19%。7月猪价继续冲高,养殖利润也延续扩张状态,且盈利水平大幅提升。自繁自养平均盈利约603元/头,环比增加540元/头;外购仔猪育肥平均盈利约765元/头,环比增加529元/头。

综上,长期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水平之上,加之养殖户二次育肥积极性减弱,屠宰企业库存水平较高,市场供应有保障,猪价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可能。短期来看,近期高温以及雨水较多,运输难度增加,贸易商和批发商采购量减少,阶段性大猪集中出栏的压力增加,供给有望小幅回升,同时,受天气炎热以及大中小学放假等因素影响,猪肉消费需求减弱,预计猪价或将继续保持高位震荡态势。





四、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动态

(一)温氏股份上半年亏损35亿元

8月18日,温氏股份发布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35亿元,同比增长2.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24亿元,上年同期为-24.98亿元,本期亏损同比扩大41.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8.64亿元,上年同期为-31.5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6亿元,上年同期为-27.12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亏损原因为,主营产品生猪的价格较低,同时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养猪成本仍然较高,肉猪养殖业务出现较大亏损。

(二)大北农上半年利润同比减少逾10亿元

8月15日,大北农发布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33.93亿元,同比减少12.2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1亿元,去年同期为4.99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为-6.48亿元,同比下降271.5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净资产为120.9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8.53%。对于上半年净利润暴跌,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主要是主营饲料业务所需原料价格持续高涨所致,同时主营业务生猪价格在同期持续低位。”

(三)大北农收到法院应诉通知

据新京报报道,因未向交易方支付购买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30%股权的第二笔股权转让款,大北农在8月14日已收收到了由湖南省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书》。交易方起诉大北农支付第二笔股权转让款3.96亿元,并按照每日0.5‰支付违约金,截至7月25日违约金为495万元,该案件目前尚未开庭。大北农称,公司将采取积极应诉、反诉或通过与交易对方协商的方式解决上述事项。

(四)正邦科技票据逾期超11亿元

据上海票据交易所票据信息披露平台公布,2022年2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出现3次以上付款逾期,且截至7月31日有逾期余额或7月当月出现付款逾期的承兑人名单中,正邦科技股份持续逾期被通报。票据信息披露平台显示正邦科技累计承兑发生额1,893,267,436.40元,承兑余额1,257,389,179.95元,累计逾期发生额1,118,683,172.22元。

(五)中粮家佳康上半年亏损约4.6亿元

8月4日,中粮家佳康发布半年业绩公告,公司预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的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3.9亿元(未经审核),去年同期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5.7亿元;预期集团本期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4.6亿元(未经审核),去年同期应占亏损为人民币4.3亿元。

(六)禾丰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1.44%

8月16日,禾丰股份发布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7.87亿元,同比增长1.05%;归母净利润4665.02万元,同比下降81.44%;扣非净利润4847.73万元,同比下降81.3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6亿元,上年同期为-2.53亿元。

(七)傲农生物披露二季度公司担保情况

近期,傲农生物发布公告,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为下游客户、产业链供应商、公司合作养殖户等伙伴共494户合计提供的担保余额为63079.17万。公司及下属全资、控股子公司实际对外担保余额116176.15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89.13%。

(八)傲农生物累计质押约1.85亿股公司股份

7月26日,傲农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厦门傲农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约为3.2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8.71%。本次股份质押后,傲农投资累计质押公司股份约1.85亿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数的57.32%,占公司总股本的22.19%。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