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月报2022年第9期
市场信息月报
2022年第9期
本期要点
政策要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切实做好2022年秋粮收购。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制定并公布《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数字乡村标准化工作。自然资源部就《耕地保护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方面,8月,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加快释放政策效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多数指标好于上月。8月,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CPI环比由涨转降,同比涨幅略有回落。工业品价格走势整体下行,PPI环比降幅略有收窄,同比涨幅持续回落。金融市场方面,M2同比增速高位运行,流动性充裕持续。新增社融好于市场预期。信贷边际好转,但部门结构分化仍然显著。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整体下行,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整体上行。
农产品方面,主产区高温干旱不利于中稻生长,学校开学提振大米需求,预计稻米价格稳中偏强运行。新季小麦供应充足,面粉消费逐步进入旺季,预计小麦价格或将维持高位小幅波动。新季玉米长势良好,饲用消费旺盛,供需处于紧平衡,玉米价格有望出现阶段性小幅反弹。主产区大豆长势良好,基层豆源持续减少,市场需求好转,预计国产大豆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运行。新季棉花产量预增,下游棉纺订单疲弱,预计短期国内棉价将以弱势振荡为主。食糖国内库存充足,下游消费“旺季不旺”,市场供给宽松,预计糖价将维持弱势震荡运行。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升,养殖户补栏积极性较高,市场供应有保障,预计生猪价格仍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
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方面,新希望上半年亏损4.34亿元。大北农实际担保余额113亿元。正虹科技上半年亏损7288.25万元。正邦科技上半年亏损10.55亿元。牧原股份控股股东质押公司股份1169万股。海大集团上半年净利润9.19亿元。傲农生物控股股东质押公司股份200万股。
一、政策要闻
(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9月22日,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指出,今年,我们克服去年北方罕见秋雨秋汛、冬小麦大面积晚播、局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应对南方局部严重高温干旱挑战,实现夏粮、早稻增产,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稳住农业基本盘,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二)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切实做好2022年秋粮收购。9月1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国粮粮〔2022〕170号),要求各地着力营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认真做好收购仓容、资金、运力等保障工作,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激发市场购销活力。《通知》强调,要密切跟踪粮食市场和价格动态,紧盯重点品种、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特别是针对今年大豆扩种面积较多的实际情况,以及前期南旱北涝对秋粮生产、收购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分析研判,丰富政策储备,掌握工作主动,及时申请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三)四部门印发指南明确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乡村标准体系。9月2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制定并公布《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数字乡村标准化工作。《指南》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标准化工作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同时,《指南》提出了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框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内容和建设路径,部署了农业物联网标准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标准建设、农业信息化标准建设和农村电商标准建设4个方面重点任务,进一步优化标准规划布局,突出标准有效供给,强化标准应用实施,为标准化建设引领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保障。
(四)自然资源部就《耕地保护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9月5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耕地保护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草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聚焦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耕地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压实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以及集体经济组织等社会主体耕地保护责任。草案共10章72条,明确了耕地保护基本原则、耕地保护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优先序、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等方面的主要制度,在保持现行耕地保护制度总体稳定基础上,将成熟的改革实践上升为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耕地保护的激励和约束制约,统筹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二、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动态
(一) 宏观经济
1.8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主要指标总体改善。8月,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多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超预期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加快释放政策效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多数指标好于上月。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58亿元,同比增长5.4%,比上月加快2.7个百分点。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5%,1-7月份为下降0.2%。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3%,比1-7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10.0%,加快0.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4%,降幅比1-7月扩大1.0个百分点。1-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1%。其中,出口增长14.2%,进口增长5.2%。8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在外部需求收缩、国内疫情散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下,8月,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表明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明显。但也要看到,现阶段国际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持续显现,经济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
2.8月,各地努力克服疫情和极端天气影响,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CPI环比由涨转降,同比涨幅略有回落。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5%转为下降0.1%。食品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生猪出栏逐步恢复正常,加之消费需求季节性走弱,猪肉价格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25.2个百分点;北方蔬菜上市量增加,但南方高温干旱天气影响蔬菜生产供应,全月平均比上月上涨2.0%,涨幅低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鸡蛋和鲜果价格均呈季节性变动。非食品价格下降0.3%。从同比看,CPI上涨2.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6.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受去年同期基数走低影响上涨22.4%,涨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鸡肉(6.6%)和鸭肉(12.7%)价格在猪肉上涨带动下涨幅比上月均有扩大;鲜果(16.3%)和鲜菜(6.0%)涨幅比上月均有回落。非食品价格上涨1.7%。
3.8月,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和国内部分行业市场需求偏弱等多种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走势整体下行,PPI环比降幅略有收窄,同比涨幅持续回落。从环比看, PPI下降1.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6%;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从同比看,PPI上涨2.3%,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4%;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6%。
(二) 金融市场
1.货币金融情况。M2同比增速高位运行,流动性充裕持续。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9.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46万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7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新增社融好于市场预期。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5593亿元,但高于市场预期。社融存量增速10.5%,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信贷边际好转,但部门结构分化仍然显著。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和落实,整体信贷规模边际改善。8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25万亿元,同比多增3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801亿元,同比多增1454亿元,是本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主要支撑;居民户中长期贷款2658亿元,同比少增1601亿元,连续第9 个月同比走弱,表明居民需求延续低迷。
2.市场利率情况。货币市场利率方面,8月,银行间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23%,较上月下行12BP;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24%,较上月下行9BP。3月存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1.90%,较上月下行2BP。债券市场利率方面,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1.73%,较上月下行12BP;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63%,较上月下行12BP。信贷市场利率方面,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报3.65%、5年期报4.30%,较上月分别下行5BP、15BP。民间借贷利率方面,8月末,民间融资综合利率为14.96%,较上月上行22BP。温州地区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利率为14.31%,农村互助会互助金费率为13.65%,小额贷款公司放款利率为18.01%。
3.小贷行业情况。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150家。贷款余额9258亿元,上半年减少165亿元。
三、大宗农产品供需情况
(一)主要粮食
1. 主产区高温干旱不利于中稻生长,学校开学提振大米需求,预计稻米价格稳中偏强运行。
供需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单产持平略降,早稻产量实现增长。其中,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55.1千公顷,比2021年增加21.0千公顷,增长0.4%。全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5914.3公斤/公顷,比2021年减少3.8公斤/公顷,下降0.1%。全国早稻总产量2812.3万吨,比2021年增加10.6万吨,增长0.4%。
气象方面,8月份南方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对晚稻返青分蘖以及处于孕穗开花和灌浆期的一季稻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其中四川一季稻高温热害发生日数为近十年同期第三多;持续温高雨少导致四川盆地东南部、安徽中南部等地出现农业干旱,不利一季稻产量形成。目前多省已收获上市的早熟中稻品质一般,出糙率和整精米率较低。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8月22日,南方作物因高温热害干旱受灾4524万亩。受灾作物主要是中稻、夏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
收购方面,8月份,主产区早稻收购进度同比偏快,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市场购销两旺。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收购进度数据,截至8月25日,主产区早籼稻累计收购472万吨,同比增加56.4万吨。今年早稻市场化收购比例明显提高的原因,一是储备企业轮出偏迟,架空期相对灵活,国有储备企业采购节奏比往年更具弹性;二是早稻水分大,农户一般不存粮,已上市的早稻粮源主要集中在中间流通和加工环节,烘干企业压力较大。
市场方面,8月份,早稻收购价格下降,8月底,主产区早稻收购价格2520~2720元/吨,月环比下降40~80元/吨,销区企业采购价格2880~2940元/吨,月环比下降40~60元/吨。随着新季中晚稻后期上市,季节性供应压力增加,预计后期普通早稻价格仍有下行压力。主产区普通中晚籼稻主流价格2480~2680元/吨,月环比上涨10~20元/吨;优质中晚籼稻主流价格2720~2800元/吨,月环比基本持平。主产区粳稻主流价格2760~2860元/吨,月环比下降10~20元/吨。当前稻谷市场整体库存充足,考虑到各类院校开学和节日因素,大米消费将有所增加,预计国内稻米价格稳中略涨。
2.新季小麦供应充足,面粉消费逐步进入旺季,预计小麦价格或将维持高位小幅波动。
供需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夏收小麦产量13576万吨,同比增加128.6万吨,增长1.0%;播种面积22962千公顷,同比增加50.8千公顷,增长0.2%;单产5912.3公斤/公顷,同比增加43.0公斤/公顷,增长0.7%。小麦集中收购将进入最后阶段,农户和贸易商销售积极性较高,市场粮源供应充足。
市场方面,本月小麦价格呈持续回落走势,但整体跌幅有限。随着集中轮入逐步完成,8月中下旬储备企业采购量明显减少。临近面粉传统消费旺季,面粉企业现阶段备货积极性有所增加,但目前下游消费未明显回暖,采购增量有限。8月份,主产区高温多雨天气较多,农户受制于存粮条件,惜售心理有所减弱。综合来看,面粉企业门口到车数量增加,企业小幅下调小麦进厂报价。8月底河北小麦进厂价(国标二等,下同)3070~3090元/吨,山东3070~3100元/吨,河南3060~3090元/吨,江苏3080元/吨,安徽3070元/吨,月环比均下跌20~50元/吨。小麦饲料消费量回归常态,但随着面粉消费逐步进入旺季,制粉企业需求量将有所增加,预计小麦价格以高位小幅波动为主。
3.新季玉米长势良好,饲用消费旺盛,供需处于紧平衡,玉米价格有望出现阶段性小幅反弹。
供需方面, 8月,我国北方玉米产区出现多次明显降水过程,其中辽宁中北部和吉林中南部降水过程频繁,雨量显著偏多且落区重叠度高,部分低洼地块土壤水分持续过饱和,渍涝灾害较严重。四川盆地、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玉米作物在授粉至灌浆期遭受高温干旱叠加影响,影响玉米单产。但我国抗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加之全国其他玉米主产区光温水条件普遍较好,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玉米单产增加,全国玉米丰收仍然有基础。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份预计,预计2022年玉米单产6.388吨/公顷,同比增加97公斤/公顷,增幅1.5%。预计2022年玉米产量2.75亿吨,同比增加245万吨,增幅0.9%,与上月预测持平。
市场方面,8月底,东北产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均价2643元/吨,环比下降16元/吨,同比上涨57元/吨;华北产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均价2780元/吨,环比下跌30元/吨,同比下跌7元/吨。8月份,国内期货价格大多时间处于低位,贸易商受利空情绪影响增加出货,加之国内早熟春玉米逐渐上市,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充足。而玉米深加工行业处于传统集中检修期,且淀粉需求疲软,同时饲料企业采购也不积极,玉米市场需求不振,综合影响下玉米价格逐渐下降。东北主产区渍涝灾害影响,对玉米价格有一定提振,加之新季玉米种植成本上升,国内供需紧平衡格局没有改变,玉米价格有望出现阶段性小幅反弹。
(二)重要农产品
1.主产区大豆长势良好,基层豆源持续减少,市场需求好转,预计国产大豆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运行。
供需方面,8月底,东北地区大部大豆处于结荚鼓粒期;华北、黄淮等地大部处于开花结荚期。东北地区大部及内蒙古东部气温正常或偏低,光照正常,气象条件对一季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灌浆较为有利;内蒙古中部、辽宁大部、吉林南部等地出现强降水天气,部分地区土壤持续过湿,局地农田出现渍涝,但对大豆作物影响较小。西北地区、华北大部、黄淮光热较充足,土壤墒情适宜,利于玉米、大豆等开花授粉和灌浆;西北部分地区出现农业干旱,对大豆产量形成不利。四川盆地东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持续且强度加强,不利于大豆结荚鼓粒。预计2022年我国大豆产量将达到1970万吨,同比增加330万吨,超过2020年的1960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市场方面,8月29日,黑龙江食用大豆收购价格6020~6220元/吨,整体保持稳定。南方销区国产大豆消费需求偏弱,但产区农户大豆余粮基本销售完毕,市场购销两弱,运行平稳。随着天气转凉,大豆市场需求好转,预计新季大豆上市前,国产大豆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2.新季棉花产量预增,下游棉纺订单疲弱,预计短期国内棉价将以弱势振荡为主。
供需方面,新棉丰产在望,部分地区零星采摘。当前,全国棉区综合气候适宜棉花生长,棉桃吐絮加快,整体长势好于去年,部分地区开始零星采摘。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最新长势调查显示,2022年度,全国棉花产量预计603.2万吨,同比增加3.98%,其中新疆棉花产量552.8万吨,同比增加5.06%。
市场方面,截至8月31日,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5990元/吨,较上月上涨103元/吨,郑棉期货主力合约15011元/吨,较上月上涨36元/吨。进入9月份,国内内地早熟品种的棉花少量采摘,新疆地区棉花陆续吐絮,新棉增产预期较强,部分地区“絮棉”开秤价格出现抬高迹象,轧花厂谨慎观望,并不急于开秤收购,皮棉销售进度缓慢;下游订单疲弱,加上疫情扰动和外棉下跌,预计短期国内棉花价格以弱势振荡为主。
3.食糖国内库存充足,下游消费“旺季不旺”,市场供给宽松,预计糖价将维持弱势震荡运行。
供需方面,8月中旬以来,广西降水显著偏少,气温偏高,但气象干旱以轻度为主,对甘蔗生长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甜菜长势总体良好,新年度的甜菜糖生产即将展开。据农业农村部专家委预测,2022/2023榨季糖料蔗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甜菜种植面积增幅较大,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全国糖料面积1831.9万亩,其中糖料蔗1545.66万亩,甜菜286.24万亩。预计全国食糖产量1035万吨左右,同比增加60万-70万吨。据中国糖业协会统计,2021/22年度全国累计产糖956万吨,比上年度同期减110万吨,减幅10.4%;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销售食糖788万吨,比上年度同期减88万吨,减幅10%;累计销糖率82.5%,同比加快0.3个百分点。
市场方面,8月白糖现货报价区间为5600~6020元/吨;广西白糖现货月成交价区间为5532~5766元/吨,环比下跌264元/吨。8月受疫情反复影响,白糖现货购销呈现“旺季不旺”特征,成交持续偏淡,叠加糖浆、白糖预混粉影响,国产糖整体去库进度缓慢,预计短期国内食糖市场将仍以弱势运行为主。
4.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升,养殖户补栏积极性较高,市场供应有保障,预计生猪价格仍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
供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298.1万头,环比增0.5%,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8%,处于正常区间。今年5月份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3个月增长。集团出栏量大幅度回升,今年8月前11大上市集团其中6家已公布出栏数量为847.49万头,较去年同期增长50.5%,环比增长7.5%。中小养殖户压栏意愿明显增强,8月出栏生猪均重从115kg上升至117kg,市场供给依旧充裕。
市场方面,8月份,全国猪价小幅度下降。活猪价格为21.68元/公斤,环比下降2.22%,同比上升42.09%;猪肉价格为33.88元/公斤,环比上升1.07%,同比上升33.22%。仔猪价格为44.61元/公斤,环比上升1.41%,同比上升15.14%。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3.86元/公斤,环比下降0.39%,同比上升6.85%。8月养殖利润继续维持在600-800元/头,较行业合理水平偏高。8月份自繁自养平均盈利约629元/头,环比增加26元/头;由于一季度仔猪价格反弹,对应外购仔猪育肥平均盈利缩窄,8月平均盈利约740元/头,环比减少25元/头。
从供应来看,前期压栏行为部分兑现,导致8月生猪出栏量有所增加。随着猪价回调,市场二次育肥和压栏增多,导致市场供给再度减少,价格抬升;从需求来看,临近秋季,北方天气逐渐转凉,加上开学季和节日因素,市场有备货需求,白条走量有所好转,但相较往年同期水平仍然较差。综上,能繁母猪产能处于正常合理区域、养殖户二次育肥积极性减弱、饲料原粮价格企稳、猪肉库存量偏高、终端消费疲软等因素影响,预计猪肉价格逐步止涨企稳。
四、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动态
(一)新希望上半年亏损4.34亿元
9月5日,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净亏损4.34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2.6亿元,由盈转亏;营业收入316.46亿元,同比增长1.23%;总资产为267.04亿元,上年同期总资产为244.71亿元;净资产为66.56亿元,上年同期净资产为68.43亿元。
(二)大北农实际担保余额113亿元
8月31日,大北农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累计对外担保额度不超过1602595.6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49.26%,实际担保余额1131342.65万元。其中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提供的担保总额为202,595.6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8.87%,实际担保余额为163,940.27万元;对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为967,402.38万元。
(三)正虹科技上半年亏损7288.25万元
8月29日,正虹科技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7288.25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9437.98万元,亏损缩窄;营业收入4.97亿元,同比减少30.95%;基本每股收益-0.2733元,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0.354元。
(四)正邦科技上半年亏损10.55亿元
9月4日,江西正邦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净亏损10.55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8.51亿元,连续亏损且亏损扩大;营业收入32.77亿元,同比下降76.73%;总资产为195.0亿元,上年同期总资产为425.2亿元;净资产为15.15亿元,上年同期净资产为110.82亿元。
(五)牧原股份控股股东质押公司股份1169万股
9月24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股东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于9月22日将其所持有的1169万股本公司股份质押,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22%,质权人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截至本公告日,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6.85亿股公司股份,累计质押1.24亿股;累计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33%,占该股东持股数的18.11%。
(六)海大集团上半年净利润9.19亿元
8月30日,海大集团披露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63.26亿元,同比增长21.30%;归母净利润9.19亿元,同比下降40.07%;扣非净利润9.05亿元,同比下降39.5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79亿元,同比增长309.88%;报告期内,海大集团基本每股收益为0.5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15%。
(七)傲农生物控股股东质押公司股份200万股
9月23日,傲农生物发布公告称,傲农投资质押200万股。公司控股股东厦门傲农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约为3.2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6.99%。本次股份质押后,傲农投资累计质押公司股份约2.1亿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数的65.15%,占公司总股本的24.1%。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