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月报2023年第10期
市场信息月报
2023年第10期
本期要点
政策要闻方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农业农村部部署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聚焦重点难点,加力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加快推动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
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方面,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工作。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9月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CPI环比继续上涨,但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同比由涨转平。受工业品需求逐步恢复、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涨等因素影响,PPI环比涨幅扩大,同比降幅收窄。金融市场方面,M2同比延续小幅回落。新增社融规模高于市场预期,信贷结构有所改善,居民贷款多增。货币、债券及民间借贷市场利率较上月整体上行。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688家。贷款余额8270亿元,上半年减少837亿元。
农产品方面,新季中晚稻上市量增加、质量较好,市场供需逐渐宽松,预计国内稻米价格将逐渐趋稳。小麦集中收购期结束,市场活跃度下降,终端消费需求阶段性降温,预计国内小麦价格稳中有涨。新季玉米增产预期较强,玉米饲用量增加,深加工采购意愿不强,预计新季玉米价格低开低走。新季国产大豆将大量上市,储备豆持续轮出,补库需求增加,预计大豆价格仍将以稳为主。新季国产棉花减产低于预期,储备棉持续投放,市场供给充足,纺织消费恢复有限,预计短期国内棉价将弱势震荡。新糖上市、进口食糖到港和替代糖源,有效补充国内库存,在国际糖价支撑下,预计国内糖价或将持续高位震荡。生猪产能充足,市场供应不减,猪肉消费逐步进入传统旺季,预计短期猪价或将出现季节性上涨,但空间有限。
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方面,牧原公司有信心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新希望9月销售生猪收入同比下降23.59%。温氏股份美元债评级被下调至“BB”。正大股份IPO终止。傲农生物出售子公司股权解压。
一、政策要闻
二、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动态
三、大宗农产品供需情况
(二)重要农产品
1.新季国产大豆将大量上市,储备豆持续轮出,补库需求增加,预计大豆价格仍将以稳为主。
供需方面,据农业农村部10月5日农情调度,全国秋粮已收获42.2%,其中一季稻收获过五成,玉米收获过四成,大豆收获近四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称,截至10月6日,黑龙江省农作物收获面积已超三成,收获面积达7627.94万亩,其中大豆已收获3207.28万亩。2023年在国家一揽子扩种大豆的政策刺激下,预计大豆播种面积稳中有增,总产量有望达到2080万吨,同比增加51万吨,再创历史最高纪录。
市场方面,9月28日,黑龙江食用大豆收购价格5000~5200元/吨,与上月底基本持平,部分地区上调20-40元/吨,储备大豆持续轮出,成为市场主要粮源,市场价格受拍卖底价支撑保持稳定。10月份国产新季大豆将大面积收获并集中上市。随着天气转凉,豆制品消费有望增加,销区前期大豆库存逐步消化后有补库需求,预计近期国产大豆价格整体将平稳运行。
2.新季国产棉花减产低于预期,储备棉持续投放,市场供给充足,纺织消费恢复有限,预计短期国内棉价将弱势震荡。
供需方面,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9月份发布的中国棉花长势调查报告预测数据,2023年新疆棉花产量565万吨,同比下降9.3%,较过去五年均值增长5.37%。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10月预测,2023年度中国棉花期初库存调整为569万吨,同比增长7.6%;产量605万吨,同比下降10.0%。截至10月7日,全国累计采摘籽棉折皮棉75.4万吨,同比减少21.4万吨;累计交售籽棉折皮棉24.1万吨,同比减少6.4万吨;累计加工皮棉7.6万吨,同比减少1.9万吨。
市场方面,9月中旬以来,国内新棉采收启动,抢收预期,推动国内棉价有所上涨。国庆假日期间,储备棉继续轮出保障供应,轧花厂普遍持谨慎态度收购籽棉,下游纺织企业订单有所走弱,以上因素叠加致使棉价格快速回落。截至9月28日,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8054元/吨,较上月下跌96元/吨,郑棉期货主力合约17520元/吨,较上月下跌100元/吨,国际棉花M指数(折1%关税人民币进口成本)17300元/吨,较上月上涨109元/吨,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88.71美分/磅,较上月上涨0.89美分/磅;内外棉价差为754元/吨,环比缩小205元/吨。综上,储备棉持续足量投放,加之滑准税配额下达后棉花进口明显增加,新年度棉花陆续上市,棉花减产幅度低于预期,国内棉花供给总体充足。“金九银十”传统旺季拉动纺织消费恢复力度有限,预计短期内国内棉花价格弱势震荡。
3.新糖上市、进口食糖到港和替代糖源,有效补充国内库存,在国际糖价支撑下,预计国内糖价或将持续高位震荡。
供需方面,2022/23年制糖期食糖生产已全部结束。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897万吨,比上个制糖期减少59万吨。据农业农村部10月预测,2023/24年度主产区甘蔗面积116万公顷,基本保持稳定,甜菜种植面积18万公顷,同比略减,糖料种植面积134万公顷,同比减1.6%;糖料单产60.1吨/公顷,同比提升5.2%,预计食糖产量1000万吨,同比增长11.6%。
市场方面,截至9月底,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270元/吨,同比回升516元/吨;9月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7009元/吨。新旧榨季交替,国内制糖企业积极降价去库,但双节后进入传统消费淡季,现货交投意愿不强,陈糖清库步伐放缓,整体成交相对清淡。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销售食糖853万吨,同比减少14万吨;累计销糖率95.1%,同比加快4.4个百分点。2022/23榨季结转工业库存44万吨,同比减少45万吨,为近5年次低水平。当前,食糖库存较低,储备糖投放总量偏少、底价偏高,加之国际糖价高位运行,对国内糖价起支撑作用。但随着新糖陆续上市,进口食糖、糖浆和预拌粉补充,有利于增加市场供应。综合来看,短期国内糖价或将持续高位震荡。
4.生猪产能充足,市场供应不减,猪肉消费逐步进入传统旺季,预计短期猪价或将出现季节性上涨,但空间有限。
供需方面,全国生猪产能较为充裕,据农业农村部数据,9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4240万头,比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要高出3.4%。前三季度,猪肉产量4301万吨,同比增长3.6%。从结构来看,9月份,全国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2.4%,以上中大猪将在未来2个月内陆续出栏,预示着11月份前后生猪市场供应将持续增加。今年4-9月份全国新生仔猪量同比增长5.9%,以上仔猪将在未来6个月内将陆续出栏,预示着从元旦乃至春节前猪肉市场供应较为充足。
市场方面,9月份猪肉集贸市场价为每公斤26.88元,环比涨0.8%,同比跌24.6%;生猪集贸市场价每公斤16.77元,环比下跌1.5%,同比下跌28.0%。仔猪集贸市场价每公斤31.40元,环比跌4.4%,同比跌28.9%。近期生猪价格稳中有跌,饲用玉米价格和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均环比上涨,生猪养殖盈利空间收窄。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9月份猪粮比价为4.59:1,比上月下降0.36个点。9月份全国饲用玉米价格为每公斤3.06元,环比涨1.0%,同比涨2.3%;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每公斤3.96元,环比涨1.3%,同比涨1.3%。生猪养殖头均盈利约16.06元左右。
综上,从供给来看,上半年仔猪供给量持续增长,中小养殖户普遍看好四季度行情,补栏积极性较高,生猪存栏保持较高水平,加之冻猪肉库存仍处于高位,预计四季度猪肉供应稳定增加。从需求来看,随着天气转凉,腌腊等需求陆续启动,猪肉消费逐渐进入旺季。预计四季度猪肉供需趋于基本平衡,生猪价格或将出现季节性反弹,但大幅上涨可能性较小。
四、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动态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