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学互鉴

市场信息月报2023年第11期

发布时间:2023/12/04


市场信息月报

2023年第11期






本期要点

政策要闻方面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产品“三品一标”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现场会。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304个水稻、玉米、大豆、棉花新品种。

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方面10月份,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10月份,受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CPI略有下降。工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扩张,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影响,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金融市场方面,M2增速环比持平。新增社融规模同比大幅多增。票据融资上升,信贷同比小幅多增。货币、债券市场利率较上月整体上行。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604家。贷款余额7856亿元,前三季度减少1251亿元。

农产品方面新季中晚稻增产预期较强,上市量持续增加,贸易商、加工企业采购谨慎,预计稻米价格稳中偏弱运行。小麦贸易商售粮意愿提升,市场供给持续增加,预计国内小麦价格稳中有降。新季玉米丰产,饲用需求减少,深加工需求有所提升,预计国内玉米价格稳中偏弱运行。新季国产大豆再度丰产,中储粮轮换收购启动,预计短期国产大豆价格或将以稳为主。新季棉花大量上市,储备棉足量投放,市场供给充足,下游纺织需求不旺,预计近期国内棉价偏弱运行。新季食糖季开榨,消费进入淡季,市场采购意愿不强,阶段性供大于求,预计国内糖价稳中偏弱运行。生猪供应依旧充裕,天气转凉叠加腌腊需求带动猪肉消费进入旺季,预计短期猪价或将出现季节性上涨,但空间有限。

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方面温氏股份前三季度亏损45亿元。新希望10月生猪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5.12%。正虹科技股份被质押。正邦科技重整计划获批。傲农生物大股东卖股还债。






一、政策要闻

(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金融系统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全面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扎实做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抓好会议精神宣传贯彻,加强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工作部署落实落地。

(二)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产品“三品一标”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现场会。11月20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组织召开全国农产品“三品一标”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现场会,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发展形势,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指出,截至目前,全国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登记数量较2020年底增加36%,是历史增长最快时期,农产品“三品一标”影响力稳步提升。会议强调,要精准把握农产品“三品一标”的新内涵新定位,处理好优质和安全、认证、品牌的关系。立足新的部门职责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推动工作重心向认证管理与产业培育并重、保安全提品质并重、全链条监管转型。会议要求,下一步农产品“三品一标”工作要重点加快制定出台优质农产品相关标准、加快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农产品品质监测评价、加快搭建专业化宣传推介平台、加快建立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加快构建相关工作体系。

(三)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推出一批优质高产新品种。11月2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审定通过了1304个水稻、玉米、大豆、棉花新品种。此次审定公告新推出了一批优质绿色水稻、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优质短季棉品种,这些品种推广应用将有利于持续提升我国粮食大面积单产和品质水平。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按照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安排部署,正组织持续推进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整治,加快修订小麦、棉花品种审定标准,多措并举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有力品种支撑。






二、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动态

(一)  宏观经济

1.10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10月份,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工业生产有所加快。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9%。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服务业增势良好。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21.3%、13.2%、10.9%、10.0%、7.8%。市场销售增长加快。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33亿元,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07%。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440亿元,同比增长6.9%。全国网上零售额122915亿元,同比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19409亿元,同比增长2.9%,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制造业投资增长6.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3%。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0%。货物进出口同比由降转增,贸易结构继续优化。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5417亿元,同比增长0.9%,上月为下降0.7%。其中,出口19736亿元,下降3.1%;进口15681亿元,增长6.4%。1-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43199亿元,同比增长0.03%。其中,出口195543亿元,增长0.4%;进口147656亿元,下降0.5%。总的来看,10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持续改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2.10月份,受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CPI略有下降。从环比看,CPI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环比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中,10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总体充足,加之节后消费需求有所回落,鲜活食品价格大多下降,其中鸡蛋、猪肉、鲜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4.3%、2.0%、1.9%和1.4%,均呈季节性回落,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从同比看,CPI下降0.2%,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降幅扩大。食品价格下降4.0%,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5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30.1%,降幅扩大8.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鸡蛋、牛羊肉、鲜菜和食用油价格也下降较多,降幅在3.5%—6.4%;鲜果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2.2%。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

3.10月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扩张,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影响,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从同比看,PPI下降2.6%,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

(二)  金融市场

1.货币金融情况M2增速环比持平。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47万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3.9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当月净回笼现金688亿元。新增社融规模同比大幅多增。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4.17万亿元,同比增长9.3%。2023年1-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3万亿元。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同比多增9108亿元。其中,政府债同比高增是社融规模稳健扩张的中坚力量。票据融资上升,信贷同比小幅多增。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34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0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1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7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2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1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088亿元。

2.市场利率情况。货币市场利率方面,10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92%,较上月上行6BP;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6%,较上月上行10BP。3月存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2.60%,较上月上行21BP。债券市场利率方面,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20%,较上月上行8BP;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69%,较上月上行2BP。信贷市场利率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1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4.2%,均与上月持平。民间借贷利率方面,10月末,温州地区民间融资综合利率为16.26%,较上月上行1.13个百分点。温州地区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利率、小额贷款公司放款利率、社会直接融资利率分别为13.18%、20.07%、12.16%。

3.小贷行业情况截至2023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604家。贷款余额7856亿元,前三季度减少1251亿元。







三、大宗农产品供需情况

(一)主要粮食

1.新季中晚稻增产预期较强,上市量持续增加,贸易商、加工企业采购谨慎,预计稻米价格稳中偏弱运行。

供需方面,10月份,秋收区大部光热充足,东北农区大部初霜期偏晚3~20天或未出现,南方晚稻产区“寒露风”影响轻,整体气象条件利于秋粮成熟和收晒。受不利天气影响的主要是华西部分地区,由于阶段阴雨寡照严重,收获晾晒受阻,秋收进度偏慢。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28日,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八成,从各地实打实收情况看,秋粮丰收已成定局,我国粮食生产将迎来第十八个丰收年景。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1月份预计,2023年稻谷播种面积为2930万公顷,同比减少15万公顷,减幅为0.5%,主要是中稻面积略有调减;单产水平预计在上年受旱的基础上恢复提高,预计2023年稻谷单产7171公斤/公顷,同比增加92公斤/公顷,增幅1.3%;稻谷产量21012万吨,与上月预测持平,同比增加163万吨,增幅0.8%。

场方面,10月份,国内新季稻谷陆续上市,稻谷价格互有涨跌,同比普遍上涨100~200元/吨。10月底,主产区中晚籼稻(2023年产)主流收购价2820~2900元/吨,环比上涨20~80元/吨;安徽粳稻2760~2780元/吨,环比持平;江苏粳稻3000~3020元/吨,环比上涨30元/吨。今年南方中晚籼稻和粳稻质量普遍好于常年,优质优价特征明显。黑龙江圆粒粳稻2740元/吨,环比下降60元/吨,长粒粳稻3540元/吨,环比上涨40元/吨。10月中下旬,随着东北地区水稻大规模集中收割,供应压力下稻谷价格有所下降,但优质稻价格走势仍然坚挺。后期来看,随着国内稻谷上市节奏加快,市场粮源增多,粮库补库需求对市场形成支撑,预计稻谷价格将稳中偏弱运行。

2.小麦贸易商售粮意愿提升,市场供给持续增加,预计国内小麦价格稳中有降。

供需方面,中央气象台监测,10月底华北、黄淮大部冬小麦处于播种至出苗期,西北大部处于出苗至分蘖期,北方冬麦区大部气象条件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但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易造成表层土壤蒸发加剧,土壤墒情下降快,其中河北和山西麦区缺墒范围扩大。江淮、江汉大部光温充足,但降水偏少导致安徽大部土壤墒情不足,对冬小麦播栽出苗略有不利影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1月份预计,2023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363万公顷,同比增加11.2万公顷,增幅0.5%;预计2023年小麦单产为5778公斤/公顷,同比减少78公斤/公顷,降幅1.3%;预计小麦产量为13654万吨,同比减少118万吨,降幅0.9%。

市场方面,10月份小麦价格呈现小幅下跌走势。10月底,河北石家庄地区普通小麦(国标二等,下同)入厂价格3010元/吨,衡水3020元/吨,邯郸3030元/吨;山东德州3010元/吨,济南3000元/吨,菏泽3030元/吨;河南新乡3040元/吨,周口3060元/吨,郑州3040元/吨;江苏徐州3010元/吨;安徽宿州3030元/吨;广东广州3150元/吨,月环比下跌20~40元/吨,同比下跌150~240元/吨。10月饲料企业基本不采购小麦,面粉企业库存充裕、开机率下降,根据上量和库存灵活调整采购价格,目前市场重心已从夏粮转至秋粮,新玉米上市价格较低,贸易商出售小麦存储玉米意愿上升,预计国内小麦价格稳中有降。

3.新季玉米丰产,饲用需求减少,深加工需求有所提升,预计国内玉米价格稳中偏弱运行。

供需方面,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1月3日,东北玉米主产区收获进入尾声,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过九成,基本实现丰收到手。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1月份预计,2023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6.555亿亩,比上年增加945万亩,增幅1.5%;玉米单产434.8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5.7公斤,增长1.3%;全国玉米产量28500万吨,比上年增加780万吨,增长2.8%。

市场方面,国内新季玉米大范围收获上市,现货价格明显下跌,且跌幅较大。10月30日,东北三省一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平均收购价格2394元/吨,月环比下跌242元/吨,跌幅9.2%;华北地区2657元/吨,月环比下跌181元/吨,跌幅6.4%。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一是10月份开始玉米陆续收获上市,部分地区产量明显增加,但气温偏高不利于潮粮存储,市场供应量增加;二是加工企业对未来玉米价格预期偏空,大多以随采随用为主,收购意愿较低;三是价格下跌进一步加重了看跌心态,烘干塔、贸易商以流量贸易为主,基本无建库意愿,市场供给充裕而有效需求不足,部分农户加速抛售导致玉米价格过快下跌。进入11月,东北地区气温将出现明显下降,便于潮粮储存,农户或产生惜售情绪,售粮节奏将有所放缓,市场有效供应增幅或不及预期,终端以及流通渠道库存偏低,深加工需求有所提升,预计国内玉米价格稳中偏弱运行。

(二)重要农产品

1.新季国产大豆再度丰产,中储粮轮换收购启动,预计短期国产大豆价格或将以稳为主。

供需方面,10月底,全国大豆收割工作基本结束,从收割情况看,单产处于历史高位,大豆质量好于上年。2023年黑龙江大豆生产者补贴从上年的248元/亩增加至366元/亩以上;“水改旱”、轮作补贴等政策持续发力;全国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推广面积由上年的1500万亩增加至2000万亩,一揽子鼓励大豆种植的政策见到实效,大豆播种面积连续两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1月份预计,2023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1.56亿亩,同比增加265万亩。大豆生长期,除黑龙江地区因积温不足单产略有下滑外,其他产区天气状况良好。预计全国大豆产量将达到2080万吨,同比增加52万吨,再创历史最高记录。

市场方面,10月31日,黑龙江食用大豆收购价格4940~5040元/吨,较上月底下跌120~160元/吨,新季再度丰产,且质量好于上年,在产大于需的背景下,下游收购主体入市谨慎,随采随用为主,大豆收购价格震荡下跌,10月底中储粮入市收购,提振市场信心,价格逐步企稳,预计短期国产大豆价格或将以稳为主。

2.新季棉花大量上市,储备棉足量投放,市场供给充足,下游纺织需求不旺,预计近期国内棉价偏弱运行。

供需方面,9月,北疆降雨对棉花裂铃吐絮和喷洒脱叶剂带来不利影响,棉桃单铃重偏轻,南疆5月受灾地区棉花单产也有不同程度下滑,新疆棉花产量降幅或高于前期预测。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11月预测,2023/24年度全国棉花产量为566万吨,同比减少15.8%。其中新疆棉花产量预计为524万吨,同比减少15.9%,略低于近五年平均水平(531万吨)。,截至11月9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87.0%,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全国累计交售籽棉折皮棉397.1万吨,同比减少19.8万吨,交售率为75.4%,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累计加工皮棉210.8万吨,同比增加66.0万吨;累计销售皮棉8.5万吨,同比减少6.4万吨。

市场方面,10月中旬以来,国内棉农惜售心理松动,籽棉收购僵持局面逐渐被打破,新棉加工上市进度大幅加快,而下游纺织市场转弱迹象明显,棉纱贸易商低价抛售增多,棉花期现货价格快速下跌。受制于需求支撑不足,储备棉销售停止后,棉花价格未出现反弹。截至2023年11月22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为15380元/吨,环比下跌5.7%;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为16601元/吨,环比下跌6.1%。新年度国产棉花大量上市,储备棉持续足量投放、滑准税配额下发后进口持续增加,国内棉花供给阶段性充足,纺企新增订单不足,纺织需求总体不旺,预计近期国内棉价偏弱运行。

3.新季食糖季开榨,消费进入淡季,市场采购意愿不强,阶段性供大于求,预计国内糖价稳中偏弱运行。

供需方面,10月全国食糖生产陆续展开,内蒙古、新疆等甜菜糖厂开机,云南已有部分糖厂开榨,食糖供应逐渐增加。据农业农村部11月预测,2023/24年度主产区甘蔗面积116万公顷,基本保持稳定,甜菜种植面积18万公顷,同比略减,糖料种植面积134万公顷,同比减1.6%;糖料单产60.1吨/公顷,同比提升5.2%,预计食糖产量1000万吨,同比增长11.6%。

市场方面,截至10月末,国内产区制糖集团陈糖报价区间为6910~7330元/吨,环比上月下跌280~450元/吨。广西白糖现货成交价区间为6774~7218元/吨,月末结算价6787元/吨与贸易商新糖预售报价基本持平。10月国内新榨季开启,甜菜糖生产正常偏快、甘蔗糖生产提前,新糖、陈糖、进口糖等多糖源并存;食糖消费进入淡季,市场采购意愿并不强烈,终端以随采随用为主,观望情绪浓厚,阶段性供大于求,预计国内糖价稳中偏弱运行。

4.生猪供应依旧充裕,天气转凉叠加腌腊需求带动猪肉消费进入旺季,预计短期猪价或将出现季节性上涨,但空间有限。

供需方面,10月全国生猪市场供应持续增加,据农业农村部数据,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10万头,为正常保有量的102.7%,较1月存栏量下降不足4%,叠加母猪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和猪肉消费恢复不及预期等因素,目前生猪产能仍旧过剩。10月以来,部分省份疫病抬头,中小散户、规模养殖场恐慌性出栏,淘汰母猪价格大幅下行,冻品库存较高,加之终端市场消费意愿不强,猪肉供给充裕,猪价持续下滑。

市场方面,据农业农村部数据,10份猪肉集贸市场价为每公斤26.02元,环比跌3.2%,同比跌34.4%;生猪集贸市场价每公斤15.90元,环比跌5.2%,同比跌40.3%;仔猪集贸市场价每公斤27.53元,环比跌12.3%,同比跌39.7%。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0月份猪粮比价为5.64:1,环比下降2.14个点。10月份全国饲用玉米价格为每公斤2.99元,环比跌2.3%,同比跌1.3%;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每公斤3.91元,环比跌1.3%,同比跌2.5%。10月饲用玉米价格和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持续下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养殖成本,但生猪价格跌幅更大,自10月中上旬开始,全国生猪养殖已转入微幅亏损。

综上,从供给来看,年末临近,生猪出栏将逐步进入高峰期,出栏体重增加,加上冻猪肉库存处较高水平,猪肉供应依旧充裕。从需求来看,进入冬季,南方地区腌腊需求稳定增长,猪肉消费进入旺季,随着中小养殖主体避险情绪逐步释放,生猪出栏节奏将会恢复正常。预计元旦前生猪价格将以季节性上涨为主,但由于市场供给依旧充足,猪价上涨空间有限。




四、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动态

(一)温氏股份前三季度亏损45亿元

10月25日,温氏股份发布季报称,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00亿元,同比下滑3.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滑96.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1亿元,同比下滑93.65%。2023年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约1.6亿元。其中,猪业约亏损3亿元-4亿元,禽业约盈利8亿元-9亿元。动保、设备等业务稳健运营,发展良好。受资本市场行情影响,投资业务有所浮亏。

(二)新希望10月生猪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5.12%

11月7日,新希望发布公告称,10月销售生猪147.15万头,环比变动7.24%,同比变动1.10%;收入为23.41亿元,环比变动1.34%,同比变动-35.12%;商品猪销售均价14.91元/公斤,环比变动-6.64%,同比变动-42.28%。商品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较大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周期波动,去年同期猪价上涨较快、基数较高,而今年以来行业产能相对供过于求、本月猪价较低。销售均价同比下降较大也进一步造成生猪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较大。

(三)正虹科技股份被质押

11月23日,正虹科技发布公告,股东岳阳观盛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11月21日将其所持有的3227.34万股本公司股份质押,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9.31%,质权人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岳阳自贸区支行。岳阳观盛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计持有4034.18万股公司股份,累计质押3227.34万股;累计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9.31%,占该股东持股数的80.00%。

(四)正邦科技重整计划获批

11月3日,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正邦系公司重整计划均获得了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相关重整程序也随即终止,下一步将进入到重整计划的执行阶段。重整计划披露,将以正邦总股本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16.23股的规模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共计转增57亿股股票,转增股票中的31.5亿股将用于引入重整投资人,25.5亿股将用于清偿正邦科技及正邦养殖系列债务。职工债权、税款债权及社保债权以现金形式全额清偿。

(五)傲农生物大股东卖股还债

11月18日,傲农生物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傲农投资和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吴有林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合计转让不超过1.52亿股公司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7.5%)。本次协议转让获得的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剩余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公司的经营发展。公司财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9.41%,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