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月报2024年第5期
市场信息月报
2024年第5期
本期要点
政策要闻方面,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调动种豆积极性,稳定播种面积。财政部印发《关于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的通知》,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稳定种粮农户收益。
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方面,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扩大,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同比上涨。工业生产继续恢复,部分行业需求阶段性回落,全国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收窄。金融市场方面,M2同比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新增贷款同比多增。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环比下行,民间借贷利率较上月上行。
农产品方面,储备稻谷轮出延续,终端需求疲弱,市场供大于求,预计稻米价格或维持稳中偏弱走势。新麦即将上市,企业补库意愿较低,受储备政策支撑,预计小麦价格维持稳中偏弱走势。玉米贸易商出库意愿较强,下游饲料消费不旺,市场供给充足,预计短期玉米价格或将维持底部震荡走势。豆农惜售情绪有所减弱,下游需求清淡,预计国产大豆价格或将持续低位平稳运行。皮棉销售进度偏慢,下游纺织企业需求不足,预计国内棉花价格延续弱势震荡态势。新榨季糖料种植面积增加,市场阶段性供应充足,下游销售成交偏淡,预计短期糖价稳中偏弱运行。生猪产能调减基本到位,供应压力有所缓和,受端午节日消费提振,预计近期生猪价格或延续反弹走势。
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方面,牧原股份回复深交所相关问询。新希望资产负债率创上市以来新高。天邦食品计划通过重整优化负债结构。正虹科技生猪销售收入同比下滑81.74%。傲农生物逾期债务本息占净资产的418.39%。
一、政策要闻
(一)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5月13日,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为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将重点组织落实好7个方面22项任务。在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方面,提出将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实施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继续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发挥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继续对农村金融机构执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调动种豆积极性,稳定播种面积。
5月17日,农业农村部在吉林召开全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部署重点工作。会议强调,各地要聚焦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集成推广大垄密植、种子包衣、根瘤菌菌剂接种等高产稳产技术,加快破解制约大豆单产提升的短板弱项,带动大面积大范围均衡增产。全力实施好大豆单产提升工程,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技术路径,加强跟踪评估,做好总结宣传,确保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会议要求,各地要按照“一年示范、两年巩固、三年提升”的工作要求,紧盯播种、施肥、除草、收获四个关口,进一步提升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和装备到位率。要组织实施好高油高产大豆推广应用“十百千”行动,因地制宜推广适合本地的高油高产品种,坚持小面积高产攻关和大面积推广相结合,在整建制推进县重点打造一批高油高产大豆千亩示范方,加快高油高产品种推广应用。
(三)财政部印发《关于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的通知》,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稳定种粮农户收益。
5月2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的通知》,部署具体工作。《通知》提出,自2024年1月1日起,通过在全国种粮地区全面实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小农户等全体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进行保险保障,并明确总体要求,规定具体补贴方案和保险方案,助力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动态
(一) 宏观经济
1.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4月份,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向好,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加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服务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市场销售保持增长,服务消费增势良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99亿元,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0.0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026亿元,同比增长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673亿元,增长3.5%。虽然部分指标受节假日错月、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工业、出口、就业、物价等主要指标总体改善,新动能保持较快成长。
2.4月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扩大,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同比上涨。
从环比看,CPI上涨0.1%。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0%,降幅比上月收窄2.2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9个百分点。由于市场供应较为充足,鲜菜、虾蟹类、牛肉、鸡蛋和鲜果价格分别下降3.7%、2.8%、2.7%、2.3%和2.0%,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6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7%,降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49个百分点。鸡蛋、牛肉、鲜果、羊肉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下降12.4%、10.4%、9.7%、6.8%和2.6%,降幅均有扩大;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由上月下降2.4%和1.3%转为上涨1.4%和1.3%。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77个百分点。
3.4月份,工业生产继续恢复,部分行业需求阶段性回落,全国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从环比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影响,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上涨3.4%和1.0%。从同比看,PPI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1%,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9%,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1.0%。
(二) 金融市场
1.货币金融情况。
M2同比增长。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2%。狭义货币(M1)余额66.01万亿元,同比下降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前四个月净投放现金3866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89.9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4.92万亿元,同比增长9.1%;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8%,同比高0.5个百分点。新增贷款同比多增。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00亿元,同比多增11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516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518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66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41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1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381亿元。
2.市场利率情况。
货币市场利率方面,4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87%,比上月低0.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8个百分点。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86%,比上月低0.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09个百分点。债券市场利率方面,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1.72%,比上月低0.07个百分点;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28%,比上月低0.03个百分点。信贷市场利率方面,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3.45%,5年期报3.95%,与上月持平。民间借贷利率方面,4月份,温州地区民间融资综合利率为14.9%,较上月上行0.31个百分点。温州地区小额贷款公司放款利率、社会直接融资利率分别为20.38%、11.01%。
三、大宗农产品供需情况
(一)主要粮食
1.储备稻谷轮出延续,终端需求疲弱,市场供大于求,预计稻米价格或维持稳中偏弱走势。
供需方面,中央气象台报告显示,4月,东北地区大部热量充足,墒情适宜,利于春耕春播。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回暖和土壤化冻进程较快;大部农区出现10毫米以上降水,其中辽宁大部、吉林中部有25~50毫米,蓄墒充足。水热条件利于旱地作物整地播种,4月底一季稻播种育秧基本完成,秧苗长势好。4月,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叠发,部分早稻田短时受淹,早稻移栽受到一定影响。截至4月末,江南早稻处于三叶至移栽期,华南大部处于分蘖期,海南早稻处于拔节至成熟期。西南地区一季稻处于三叶至移栽期,长江流域一季稻处于播种出苗期。
新麦即将上市,企业补库意愿较低,受储备政策支撑,预计小麦价格维持稳中偏弱走势。
市场方面,4月份,国内稻谷价格稳中有降。4月底,主产区中晚籼稻主流收购价2800~2880元/吨,江西环比持平,两湖地区下降20~40元/吨,安徽下降110元/吨;苏皖粳稻2840~2940元/吨,环比下降10~30元/吨;黑龙江圆粒粳稻2700元/吨,长粒粳稻3400元/吨,环比持平。随着天气转暖,持粮主体惜售情绪减弱,售粮进度加快,同时各主产省储备轮出持续进行,市场供给较为充足。受传统淡季叠加工地开工不足等因素,主食消费有所下降,大米销售量同比下滑,终端走货疲软。随着天气进一步转热,稻米存储难度加大,下游大多以销定采,短期内供大于求局面难以有所转变,预计稻米价格或维持稳中偏弱走势。
2.新麦即将上市,企业补库意愿较低,受储备政策支撑,预计小麦价格维持稳中偏弱走势。
供需方面,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北方冬小麦处于孕穗抽穗至灌浆期,西南地区大部处于灌浆乳熟阶段,云南中南部已成熟收获;产区大部发育期接近常年或偏早3~10天。4月以来,冬小麦主产区大部气温偏高2~4℃,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西南地区大部麦区出现10~100毫米降水,土壤水分得到有效补充,利于冬小麦孕穗抽穗和灌浆;河北中南部、河南东部等地降水偏少3~9成,部分麦田墒情偏差,两省缺墒站点百分比分别为62.5%、38.6%,但由于干旱区普遍实施了灌溉,影响较小;四川南部、云南北部多晴少雨,农业干旱持续,不利于小麦充分灌浆。冬小麦遥感长势监测表明,主产省一、二类苗比例为95.5%,冀鲁豫皖陕苏6省一类苗比例均过6成,整体长势良好。
市场方面,4月底,华北黄淮主产区普通小麦进厂价格2580~2640元/吨,环比下跌90~140元/吨,同比下跌190~280元/吨。4月小麦市场供需依旧宽松,价格仍然保持跌势,主要原因有:一是新季小麦播种以来苗情较好,整体产量预增,市场对新麦价格存在看跌预期。二是面粉消费淡季更淡,企业原粮库存维持低水平运转。三是中央和地方储备小麦持续轮出,市场供应粮源较为充足。综上,新麦即将上市,持粮主体加速出库,市场供给相对宽松。面粉消费进入淡季,企业补库心态较弱。国内小麦市场供强需弱,考虑到中央和地方储备调控力度加大,预计新麦价格维持稳中偏弱走势。
3.玉米贸易商出库意愿较强,下游饲料消费不旺,市场供给充足,预计短期玉米价格或将维持底部震荡走势。
供需方面,中央气象台报告显示,5月东北农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春玉米播种出苗。黑龙江省农情调度统计显示,截至5月8日,全省旱田粮食作物已播10784.7万亩,春耕生产进度整体快于往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全区已播各类农作物超6100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200余万亩,播种进度已过八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全省粮食已播种3785.9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的70.5%。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全区粮食作物已播种1207.1万亩,播种进度8.6%,同比快1.3个百分点。
市场方面,4月底,东北三省一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平均收购价格2260元/吨,环比上涨3元吨,涨幅0.1%;同比下降380元/吨,降幅14.4%。华北地区2249元/吨,环比下跌97元/吨,跌幅4.1%;同比下降558元/吨,降幅19.9%。4月份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加速下跌,国内产销区价格走势分化。主要原因有:一是春节前后收粮建库的贸易企业存粮发生亏损,市场价格预期悲观,部分存粮主体出现恐慌性抛售行为。二是2023年底由于华北地区雨水偏多,导致疫病多发,生猪饲料养殖需求偏差。三是华北地区小麦即将大量上市,饲料企业原料供应充足,不愿增加采购建立库存。综上,当前基层粮源逐步转移至贸易商手中,为新麦收购做准备,出库意愿增强,市场价格已处于底部区域,且下游消费不佳,预计短期玉米价格或将维持底部震荡走势。
(二)重要农产品
1.豆农惜售情绪有所减弱,下游需求清淡,预计国产大豆价格或将持续低位平稳运行。
供需方面,中央气象台报告显示,东北产区除黑龙江中西部局地略旱外,土壤墒情总体良好。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5月上旬,全国已春播粮食5.8亿亩,进度过六成。随着天气转暖,黑龙江春播生产全面展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豆生产,在稳面积、增单产政策引导下,预计2024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1049万公顷,同比略增0.2%,按照趋势单产测算,全年大豆产量达到2105万吨,同比增长1.0%。
市场方面,4月份,随着东北地区大豆春播备耕工作陆续启动,基层农户余粮所剩不多,国产大豆价格略有反弹。4月30日,黑龙江食用大豆收购价格4600~4720元/吨,环比上涨20~40元/吨,同比下跌440~560元/吨。进入5月,东北春耕全面展开,农户惜售情绪有所减弱,下游需求清淡,市场购销清淡,在九三集团收购支撑下,预计国产大豆价格持续低位平稳运行。
2.皮棉销售进度偏慢,下游纺织企业需求不足,预计国内棉花价格延续弱势震荡态势。
供需方面,中国棉花协会调查显示,2024年新季棉花播种总体进展顺利,进度快于去年。截至4月30日,全国棉花播种进度为96.9%,同比快0.4个百分点。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中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4049.9万亩,同比减少90.3万亩,减幅2.2%。其中,新疆棉花意向种植面积为3541.3万亩,同比小幅减少75万亩,减幅2.1%。今年棉花播种期主产区未遇到大范围极端天气影响,棉花出苗率较高,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棉花单产或有一定提升。预计2024/25年度全国棉花产量567万吨,同比减少23万吨。近期棉花销售压力较大,截至5月16日,2023/24年度全国皮棉销售率为74.7%,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测算全国累计销售皮棉441.2万吨,同比减少136万吨,较过去四年均值减少36.2万吨,销售进度仍然偏慢。
市场方面,4月下旬以来,全球纺织服装市场进入淡季,国内棉花价格持续下跌。4月份,国内棉花3128B级月均价每吨17040元,环比下跌0.7%,同比上涨9.3%。郑棉期货主力合约(CF409)月结算价每吨15695元,环比下跌1.3,同比上涨2.7%。综上,皮棉销售进度偏慢,待售新棉总量偏高,棉花进口明显增加,国内供给总体充足。纺织企业新增订单不足,内外需市场未见明显好转,预计近期国内棉花价格延续弱势震荡态势。
3.新榨季糖料种植面积增加,市场阶段性供应充足,下游销售成交偏淡,预计短期糖价稳中偏弱运行。
供需方面,2023/24年度中国食糖生产结束,全国食糖产量恢复性增长。糖料种植效益好转,主产区农民种植积极性提升,据农业农村部5月预测2024/25年度甘蔗播种面积持平略增,甜菜播种面积大幅增加,食糖产量保持恢复性增长,有望增至1100万吨。据中国糖业协会统计,截至4月底,2023/24年制糖期甘蔗糖厂除云南省外,其他省(区)糖厂均全部收榨。全国共生产食糖995.39万吨,同比增加99万吨,增幅11.06%。其中,产甘蔗糖881.49万吨;产甜菜糖113.9万吨。全国累计销售食糖574.65万吨,同比增加59.82万吨,增幅11.62%;累计销糖率57.73%,同比加快0.29个百分点。食糖工业库存420.74万吨,同比增加39.27万吨。
市场方面,4月份,白糖价格稳中略跌。全国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6565元/吨,同比回升182元/吨,环比回升23元/吨。国内产区制糖集团报价区间为6470~6720元/吨,环比上月下调110~180元/吨。月初制糖集团上调报价,随后期价下行及国内工业库存累库加快,但走量欠佳,贸易商与终端采购积极性不高,以按需采购为主。综上,新季糖料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在国内食糖产量和进口数量增长的情况下,食糖市场阶段性供应充足,市场总体成交偏淡,预计短期糖价稳中偏弱运行。
4.生猪产能调减基本到位,供应压力有所缓和,受端午节日消费提振,预计近期生猪价格或延续反弹走势。
供需方面,据农业农村部数据,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986万头,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6.9%,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目前全国生猪产能调减基本到位,生猪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提高,4月份全国规模猪场出售仔猪数量环比增加3.8%,仔猪价格环比上涨14.4%。规模养殖场加快生猪出栏节奏,加之二次育肥数量减少,生猪供应量增多,市场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市场方面,4月份,生猪市场整体出现回升向好态势。猪肉集贸市场价为每公斤25.18元,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1.5%;生猪集贸市场价每公斤15.35元,环比上涨2.7%,同比上涨4.6%;仔猪集贸市场价每公斤36.73元,环比上涨14.4%,同比下跌0.4%。生猪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下跌,养殖利润增加。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4月份猪粮比价为6.32:1,比上月提高0.28个点。全国饲用玉米价格为每公斤2.57元,环比下跌0.8%,同比下跌12.6%;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每公斤3.60元,环比下跌0.6%,同比下跌7.0%。据行业机构监测,4月份,自繁自养生猪平均每头盈利10元左右,外购仔猪育肥平均每头盈利120元左右。综上,从生产来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从2023年下半年以来连续16个月下降,生猪产能调减基本到位,下半年生猪出栏量或将进入下降通道。冻肉库存量逐步回落,猪肉供大于求的情况进一步得到缓解。从消费来看,端午假期对消费或有一定提振。预计近期生猪价格或将延续反弹走势。
四、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动态
(一)牧原股份回复深交所年报相关问询
5月27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针对深交所2023年报问询函提出的现金流、长短期借款、生产成本等问题进行回复。2023年,牧原股份采取稳健经营策略,加大现金流管理及成本管控力度,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98.93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牧原股份货币资金194.29亿元,其中银行存款136.79亿元,公司货币资金储备符合当前的现金流管理政策,资金余额处于合理水平。整体来看,牧原股份资金储备和管理能力、现金流创造能力和融资能力能够覆盖公司的长短期偿债需求,有息负债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一致。
(二)新希望资产负债率创上市以来新高
4月30日,新希望六和集团公布2023年度和2024年一季度经营业绩报告,2023年营业收入141.7亿元,归母净利润2.49亿元。扣除2023年引入的战投收益及其他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仅为-46.08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达416.05%。2024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9.34亿元,同比下降14.75%。新希望负债也在连年攀升,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1267.87亿元,总负债938.56亿元,资产负债率已达74.02%,创上市以来新高。
(三)天邦食品计划通过重整优化负债结构
5月22日,天邦食品回复投资者有关撤回重整申请的建议时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重整的要件是债务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负债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目前公司现金流极度紧张,且已出现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公司将继续积极推动预重整及重整申请工作,计划通过本次重整优化负债结构,减少冗余产能,以促进公司更好地发展。
(四)正虹科技生猪销售收入同比下滑81.74%
5月7日,正虹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4月销售生猪0.53万头,销售收入750.69万元,销量环比增加50.73%、销售收入环比增加7.5%。销量同比减少80.64%、销售收入同比减少83.58%。截至4月末,公司累计销售生猪1.62万头,累计销售收入2762.32万元,同比变动分别为减少81.53%、81.74%。
(五)傲农生物逾期债务本息占净资产的418.39%
5月23日,傲农生物发布公告,公司由于流动资金紧张,导致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出现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情形。截至2024年5月22日,公司在金融机构新增逾期的债务本息合计约3.83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9.79%。截至2024年5月22日,傲农生物在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累计逾期债务本息合计约40.29亿元(扣除已偿还部分),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18.39%。公司表示,债务逾期事项将会导致公司融资能力下降,将面临支付相关逾期利息等情况,进而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增加,加剧公司资金紧张状况,对部分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公司存在因债务逾期面临诉讼仲裁、银行账户被冻结等风险,可能对日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