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学互鉴

市场信息月报 2024年第10期

发布时间:2024/10/31


市场信息月报

2024年第10期






本期要点

政策要闻方面,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中国证监会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财政部加大逆周期调节,推出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增强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和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

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方面,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CPI波动回升,比上年同期上涨。PPI低位运行,比上年同期下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支出同比增长。金融市场方面,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减少,新增贷款同比少增。9月M2同比增长,货币市场利率环比上行、同比下行;债券市场利率,民间借贷利率均环比下行,10月信贷市场利率环比下行。

农产品方面,新稻集中收获,市场供给充足,终端消费持续低迷,预计稻谷价格或将延续稳中偏弱态势。秋粮集中上市,市场供给充足,面粉消费需求增加,预计短期小麦价格将以稳为主。玉米丰产保持预期,市场供给充裕,饲料需求同比下降,预计国内玉米价格将偏弱运行。新季大豆陆续上市,市场供应增加,饲料需求增幅受限,预计国产大豆价格短期内稳中偏弱运行。新季棉花产量预增,市场供给充裕,需求略有回暖,预计国内棉花价格维持低位震荡。新糖陆续上市,进口糖补充市场,需求进入淡季,预计国内糖价短期窄幅震荡。生猪产能稳步恢复,市场供应有保障,需求旺季临近,预计短期猪价小幅下跌后将季节性上涨。

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方面,正邦科技生猪月销量环比上升,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天邦股份对外担保余额、逾期项目环比减少。傲农股份流动资金紧张,新增逾期债务。





一、政策要闻

(一)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

10月9日,为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充分释放公共数据要素潜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意见》明确了主要目标,提出要加强政府指导和调控,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扩大公共数据供给,提高公共数据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推动共享开放,探索开展依规授权运营,完善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加强顶层设计,厘清部门和地方的管理边界,逐步形成权责清晰、条块协同的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格局。推动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相结合,将安全贯穿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防范各种数据风险。

(二)中国证监会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共部署了8方面,17项重点举措。在提升商品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方面,提出要充分发挥商品期货期权品种功能。聚焦农业强国、制造强国、绿色低碳发展等,完善商品期货市场品种布局。立足于更好满足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丰富商品期货市场交易工具。推动商品期货市场持续贴合现货市场实际和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功能发挥水平,增强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三)财政部加大逆周期调节,推出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

在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表示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地方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来促发展、保民生。二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四是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

(四)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增强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和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关于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全面梳理、分类推动帮扶产业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全力促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从明确分类推进路径、分类施策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强项目全周期管理、完善联农带农和风险防范机制等几方面提出工作要求。《关于增强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和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树牢勤劳致富导向、拓宽农户增收渠道、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促进脱贫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几方面作出部署,并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推广随贷随用、随借随还贷款产品,更好带动脱贫户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五)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

10月25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智慧农业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指导意见》从分类推进智慧农业落地应用、加快技术创新推广、推动智慧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等3个方面提出了13项重点任务。《行动计划》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工作安排,提出2024-2028年智慧农业的发展目标及工作推进方案。提出到2028年底,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信息技术助力粮油作物和重要农产品节本增产增效的作用全面显现,先行先试地区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基本实现,全域推进智慧农业建设的机制路径基本成熟,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32%以上。《行动计划》还提出,打造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2025年,相关数据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基本建立,到2028年底,功能完备、上下协同、务实管用的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基本建成。为确保《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落地见效,在强化组织实施保障中提出要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已有项目和政策向智慧农业倾斜力度,支持将智慧农业项目纳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库,鼓励引导金融机构、社会投资等有序参与智慧农业建设。

(六)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

9月26日,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对稳定肉牛奶牛生产作出部署,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通知》明确了着力稳定肉牛奶牛基础产能、有效降低养殖场户饲草成本、推动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强化信贷保险政策支持、强化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肉牛奶牛产业支持、促进牛肉牛奶消费、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等7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在强化信贷保险政策支持方面,提出要建立肉牛奶牛养殖场户白名单制度,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养殖场户,通过合理展期、续贷等方式予以支持,不盲目抽贷、断贷、限贷。支持将肉牛奶牛活体、养殖圈舍等纳入抵质押品范围,鼓励银行机构创新“青贮贷”等专项金融产品。积极用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奶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政策,可探索采取贴息补助的方式给予支持。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要加强对养殖场户的担保增信支持。各地要落实好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因地制宜支持发展肉牛养殖、基础母牛养殖保险。





二、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动态

(一)宏观经济

1.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前三季度,经济稳中向好,季度环比连续实现正增长。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服务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市场销售保持增长,升级类商品销售向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564亿元,同比增长3.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5869亿元,同比增长3.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695亿元,同比增长4.4%。

2.前三季度,CPI波动回升,比上年同期上涨。

前三季度,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3%,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21个百分点,仍是拉低CPI涨幅的主要因素。薯类、牛肉、羊肉、鸡蛋、鲜果、食用油和禽肉类价格降幅在1.9%~14.5%之间,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34个百分点;鲜菜价格平均上涨3.3%,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生猪产能去化效果逐步显现,平均上涨5.8%,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其他食品价格基本稳定。

3.前三季度,PPI低位运行,比上年同期下降。

前三季度,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0%,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加速发展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逐步落地,部分装备制造业价格同比上涨,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价格上涨4.2%;促消费扩内需等政策逐步显效,部分消费品制造业价格同比继续上涨,其中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价格上涨4.7%。受市场供需因素和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影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下降8.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下降7.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下降5.8%。另外,国际输入性因素带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涨幅比上半年分别回落3.2、1.0个百分点。

4.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支出同比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059亿元,同比下降2.2%。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31715亿元,同比下降5.3%;非税收入31344亿元,同比增长13.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710亿元,同比下降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1349亿元,同比增长0.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79亿元,同比增长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8902亿元,同比增长8.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2877亿元,同比增长1%。

(二)金融市场

1.货币金融情况。

M2同比增长。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狭义货币(M1)余额6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8386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减少。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6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6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少增4.13万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55亿元,同比多减1212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562亿元,同比多增292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476亿元,同比多减389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59万亿元,同比减少545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7.18万亿元,同比增多1.2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705亿元,同比减少5039亿元。新增贷款同比少增。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同比少增3.73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9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02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4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66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28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887亿元。

2.市场利率情况。

货币市场利率方面,9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78%,比上月高0.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09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83%,比上月高0.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13个百分点。债券市场利率方面,9月份,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1.4%,比上月低0.09个百分点;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1%,比上月低0.07个百分点。信贷市场利率方面,10月份,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3.1%,5年期报3.6%,均比上月低0.25个百分点。民间借贷利率方面,9月份,温州地区民间融资综合利率为12.88%,较上月下行2.36个百分点。温州地区小额贷款公司放款利率、社会直接融资利率分别为15.49%、10.72%。






三、大宗农产品供需情况

(一)主要粮食

1.新稻集中收获,市场供给充足,终端消费持续低迷,预计稻谷价格或将延续稳中偏弱态势。

供需方面,9月份,东北大部气温正常,降水偏少,总体利于一季稻灌浆成熟;江南、华南大部水热条件匹配较好,利于一季稻灌浆成熟、晚稻抽穗扬花,但受台风及较强风雨天气影响,造成部分水稻倒伏;西南地区大部光温充足,利于一季稻等成熟作物收晒,四川盆地东部部分农田出现轻至中度农业干旱,导致水稻结实率降低。9月-10月,我国秋粮迎来大面积收获,由于新稻陆续上市、终端大米需求持续疲软,市场供需整体宽松。

市场方面,9月份,国内稻谷新陈交替、价格稳中有落。9月底,主产区新季圆粒早籼稻收购价2780~2840元/吨,较上市初期回落0~20元/吨;新季中晚籼稻价格2520~2600元/吨,同比回落200~340元/吨。苏皖陈粳稻价格2820~2940元/吨,环比回落0~20元/吨;黑龙江陈圆粒粳稻价格2740元/吨,环比持平,陈长粒粳稻价格3100元/吨,环比回落200元/吨。随着新粮集中收获,贸易商积极抛售库存,加之最低收购价稻谷启动拍卖,市场供给充足,但终端需求持续疲软,叠加部分地区新稻质量不佳,预计国内稻谷价格整体延续稳中偏弱态势。

2.秋粮集中上市,市场供给充足,面粉消费需求增加,预计短期小麦价格将以稳为主。

供需方面,国家统计局夏粮公告显示,2024年夏收小麦播种面积23091千公顷,比2023年增加31.7千公顷,增长0.1%;单位面积产量5985.8公斤/公顷,比2023年增加150.4公斤/公顷,增长2.6%;产量13822万吨,比2023年增加365.8万吨,增长2.7%。各地新麦陆续上市后,中储粮集团在小麦主产区及时启动中央储备小麦轮入收购,截至9月底已启动400多家库点在市收购;同时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其他经营主体入市收购,推动小麦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有效提振小麦市场信心。

市场方面,9月底,华北黄淮主产区普通小麦进厂价格2400~2460元/吨,部分地区较上月同期下跌10~50元/吨,同比下跌590~650元/吨。随着秋粮集中上市,贸易商陆续腾仓收购秋粮,小麦市场流通粮源较多,国庆节备货拉动面粉需求有所增加。随着小麦集中收购期进入尾声,预计短期小麦价格将以稳为主。

3.玉米丰产保持预期,市场供给充裕,饲料需求同比下降,预计国内玉米价格将偏弱运行。

供需方面,新季玉米进入成熟季,天气条件对玉米进入完熟阶段较为有利,新粮陆续上市,市场供应总体宽松。国内生猪产能和存栏均同比下降,玉米饲用消费量同比减少;玉米深加工产能继续扩张,玉米工业消费量稳中有增。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预计,2024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92亿吨,同比增加316万吨;2023/24年度全国玉米饲料消费18700万吨,同比下降800万吨,玉米工业消费7800万吨,同比增加300万吨。

市场方面,9月底,东北三省一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平均收购价格2072元/吨,环比下跌183元/吨,同比下降564元/吨;华北地区2021元/吨,环比下跌298元/吨,同比下降816元/吨。一方面,国内玉米丰收,市场供给充裕,当前气温不利于新季玉米储存,企业按照当前加工量控制采购,到货量增加后下调收购价格。另一方面,市场预期仍然悲观,企业收粮存粮意愿不足,甚至部分贸易主体加快抛售手中库存,预计新季玉米价格将偏弱运行。

(二)重要农产品

1.新季大豆陆续上市,市场供应增加,饲料需求增幅受限,预计国产大豆价格短期内稳中偏弱运行。

供需方面,9月底,东北地区大豆少量收获上市,华北黄淮地区大豆零星收获。9月份,东北地区大部气温正常,降水偏少利于过湿农田散墒,气象条件总体利于大豆等秋收作物灌浆成熟。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和黄淮大部气温偏高,日照总体正常,利于大豆鼓粒成熟。总体看,今年国内大部分地区大豆生长情况较好,预计2024年大豆产量将连续第三年维持在2000万吨以上。

市场方面,9月底,黑龙江部分企业零星挂牌收购,39%以上蛋白大豆收购价普遍在4100~4300元/吨,低蛋白大豆收购价格在4000元/吨以下,整体较去年同期下跌800~900元/吨。近期正处于新旧作物交替阶段,贸易主体普遍持观望态度,以按需随采为主。由于养殖利润较前期高点回落,短期内饲料需求增幅受限,随着新季大豆陆续上市,加上进口大豆供应充足,预计国产大豆价格短期内稳中偏弱运行。

2.新季棉花产量预增,市场供给充裕,需求略有回暖,预计国内棉花价格维持低位震荡。

供需方面,9月份,全国棉花处于裂铃吐絮期,长势总体好于常年,单产增幅较大,市场普遍预测产量有所增加。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2024年全国植棉面积为4180.6万亩,同比增长0.1%;预计总产量约为620.1万吨,同比增长5.5%,较上期上调16.5万吨。9月,全国棉花采收逐步展开,采摘、交售进度略快于去年。截至9月30日,全国棉花采摘进度为4.7%,同比快0.2个百分点;交售进度1.5%,同比快0.2个百分点。

市场方面,9月份,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月均价为15025元/吨,环比上涨67元/吨,同比下跌3218元/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转暖,同时外围商品市场走高,带动国内棉价持续上涨。随着新棉逐渐上市,市场供给较为充裕,国内棉花商业库存仍处于历史高位,但随着下游棉纺市场传统需求旺季来临,需求略有回暖,预计价格维持低位震荡。

3.新糖陆续上市,进口糖补充市场,需求进入淡季,预计国内糖价短期窄幅震荡。

供需方面,9月下旬以来,我国大部蔗区气温偏高、降雨偏少,广西和广东的部分蔗区发生了不同程度干旱,对缺乏灌溉条件的甘蔗产量提高略为不利;内蒙古多雨寡照,不利于糖分积累和甜菜起收。2023/24年度中国食糖产销结束,截至9月末,累计产糖996万吨,同比增加99万吨;累计销糖961万吨,同比增加107万吨;累计销糖率96.4%,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

市场方面,9月份,国内食糖均价6089元/吨,环比下降134元/吨,跌幅2.2%;同比下降1287元/吨,跌幅17.4%。新糖陆续上市,进口糖补充市场,中秋、国庆节补货结束,食糖销售逐步进入淡季,但考虑到结转库存处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加之2024/25榨季食糖预期产量受不利天气影响有下调风险,预计国内糖价短期窄幅震荡。

4.生猪产能稳步恢复,市场供应有保障,需求旺季临近,预计短期猪价小幅下跌后将季节性上涨。

供需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9月能繁母猪数存栏4062万头,同比减少178万头,下降4.2%;环比增加25万头,增长0.6%,基础产能继续小幅调增,继上月小幅下降后再次上涨,能繁母猪存栏处于产能调控的绿色合理区域。9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同比下降4.6%,环比增长1.5%,已连续4个月增长。新生仔猪数量3月份以来稳步增长,预计四季度生猪出栏量将逐月增加,出栏体重继续提升,猪肉市场供应有保障。

市场方面,9月份,猪肉消费明显增多,猪肉价格环比小幅上涨。随着养殖盈利增加,养殖场户出栏积极性提高,生猪价格止涨回落。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猪肉集贸市场价31.42元/公斤,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16.9%;生猪集贸市场价19.70元/公斤,环比下跌3.2%,同比上涨17.5%;仔猪集贸市场价41.45元/公斤,环比下跌6.4%,同比上涨32.0%。玉米及育肥猪饲料价格下跌,但生猪价格下跌幅度更大,生猪养殖收益小幅回调,但总体仍保持较好水平。随着生猪出栏量的增加及冬季猪肉消费旺季临近,预计近期猪肉价格和生猪价格小幅下跌,元旦前将季节性上涨。



四、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动态

(一)正邦科技生猪月销量环比上升,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

10月9日,正邦科技发布关于9月份生猪销售情况。由于公司经营策略调整,9月生猪销售38.08万头(其中仔猪20.6万头,商品猪17.48万头),环比上升37.48%,同比上升14.35%;销售收入5.13亿元,环比上升12.46%,同比上升102.76%。商品猪(扣除仔猪后)销售均价18.62元/公斤,较上月下降5.58%;均重133.72公斤/头,较上月上升1.42%。2024年1-9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247.68万头,同比下降40.14%;累计销售收入30.93亿元,同比下降19%。

(二)天邦股份对外担保余额、逾期项目环比减少

10月25日,天邦股份发布2024年度对外担保的最新情况。截至10月25日,公司实际担保余额76.12亿元,其中对控股子公司担保余额32.55亿元,对合作伙伴及担保方担保余额10.39亿元,对联营、合营公司担保余额1.33亿元,公司控股子公司对公司及其他控股子公司担保余额31.86亿元。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提供的担保中,尚未消除担保责任的逾期担保累计金额为1.49亿元。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及逾期项目较上月下降。

(三)傲农股份流动资金紧张,新增逾期债务

10月19日,傲农股份发布关于新增部分债务逾期的公告,称由于流动资金紧张,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出现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情形,截至10月17日,公司在金融机构新增逾期的债务本息合计约0.97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07%;在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累计逾期债务本息合计约50.92亿元(扣除已偿还部分),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28.8%。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