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月报2025年第1期
市场信息月报
2025年第1期
本期要点
政策要闻方面,中国人民银行 农业农村部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召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
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方面,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12月份,CPI环比由降转平,同比小幅上涨。PPI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金融市场方面,M2同比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货币市场利率环比上行,同比下行,债券市场利率环比下行、民间借贷利率环比上行。
农产品方面,稻谷产量增加,市场供应充足,终端大米消费稳定,预计稻谷价格将以稳为主。小麦产量增加,市场供需宽松,中央储备小麦收购持续,预计短期小麦价格将平稳运行。玉米产量增加,市场供给充裕,需求同比增加,预计国内玉米价格将止跌企稳。新豆集中上市,贸易商库存下降,下游需求回升,预计国产大豆价格止跌企稳。新季棉花产量预增,市场供给充裕,下游需求持续走弱,预计国内棉花价格或维持低位震荡态势。新糖大量上市,市场供给充裕,下游需求回升,预计食糖价格平稳运行。生猪产能持续回升,市场供应增加,猪肉消费进入传统旺季,预计短期猪价将止跌企稳。
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方面,温氏股份养猪成本同比大幅下降,实现扭亏为盈。天邦股份经营现金流有较大改善,总负债下降。傲农生物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产业投资人联合体。
一、政策要闻
(一)中国人民银行 农业农村部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召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
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召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会议强调,要围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做好金融服务,以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等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投放,加大对农业重大科研项目和领军企业的支持力度,统筹支持县域富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提升“三农”领域信贷产品适配性。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谋划过渡期结束后的常态化金融帮扶机制。探索差异化融资服务模式,增加信用贷款供给,推广农业设施、活体畜禽等抵质押贷款。实施好创业担保贷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支持农民致富增收。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化金融科技赋能,健全层次分明、优势互补、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实施好粮食种植保险,持续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增强农业保险保障能力。会议要求,要强化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加强金融与产业、财政等政策联动,发挥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融资增信和风险分担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培育一支既懂金融又懂“三农”的工作队伍。推动涉农信息共享运用,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和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应用,搭建银企精准对接桥梁。加强涉农领域信用风险监测,强化涉农信贷行为监管,做好贷款“三查”,提高金融资金使用效率。打击农村非法金融活动,防范农村金融领域风险,营造良好农村金融环境。
(二)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
12月31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意见》分为五个部分,从提效、开源、优化结构三方面入手,提出了9项针对性工作举措和5项保障措施。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明确大力推广精准配方低蛋白日粮技术,积极推行精准饲养管理,充分挖掘利用非粮饲料资源,加快发展饲草产业,调优畜禽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到2030年,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式的单位动物产品平均饲料消耗量比2023年下降7%以上,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量明显增加,种养匹配度明显提高,养殖业节粮降耗、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第二部分聚焦提效节粮,提出研发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推行精准饲养管理方式,发展适度规模高效养殖模式,支持绿色高效饲料添加剂创制。第三部分聚焦开源节粮,提出健全饲料资源基础数据库,支持新饲料资源挖掘提效利用,完善新饲料评审制度。第四部分聚焦优化结构节粮,以提高总体产出效率为目标,提出大力发展现代饲草产业,调优养殖品种结构。第五部分是科技支撑和工作保障,提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加快节粮型新品种培育与推广,提升科学防病治病水平,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建立协同推进机制。
二、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动态
(一)宏观经济
1.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顺利实现。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其中,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70650万吨,比上年增加1109万吨,增长1.6%;猪牛羊禽肉产量9663万吨,比上年增长0.2%。工业生产增势较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服务业持续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市场销售保持增长,网上零售较为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1166亿元,增长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729亿元,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2.12月份,CPI环比由降转平,同比小幅上涨。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6%转为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6%,降幅比上月收窄2.1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食品中,由于天气条件较好,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鲜菜、鲜果价格分别下降2.4%和1.0%,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07个百分点;受前期压栏惜售、二次育肥等因素影响,猪肉供应充足,价格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03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1.0%转为下降0.5%,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09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2.5%和0.5%,涨幅均有回落;鲜果、牛肉、羊肉、食用油和粮食价格降幅在1.3%—13.8%之间。
3.12月份,PPI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生活资料价格由持平转为下降0.1%,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4%。从同比看,PPI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4%,降幅与上月相同,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4.3%。
(二)金融市场
1.货币金融情况。
M2同比增长。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狭义货币(M1)余额67.1万亿元,同比下降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82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全年净投放现金1.47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2.5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委托贷款余额为11.21万亿元,同比下降0.5%;信托贷款余额为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2%;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15万亿元,同比下降13.3%;企业债券余额为32.3万亿元,同比增长3.8%;政府债券余额为81.09万亿元,同比增长16.2%;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72万亿元,同比增长2.5%。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5.68万亿元,同比增长7.6%。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7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3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4.3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08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7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855亿元。
2.市场利率情况。
货币市场利率方面,12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57%,比上月高0.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21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65%,比上月高0.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25个百分点。债券市场利率方面,12月份,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1.15%,比上月低0.23个百分点;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1.8%,比上月低0.29个百分点。信贷市场利率方面,12月份,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3.1%,5年期报3.6%,与上月持平。民间借贷利率方面,12月份,温州地区民间融资综合利率为14.32%,较上月上行0.19个百分点。温州地区小额贷款公司放款利率、社会直接融资利率分别为17.73%、11.12%。
三、大宗农产品供需情况
(一)主要粮食
1.稻谷产量增加,市场供应充足,终端大米消费稳定,预计稻谷价格将以稳为主。
供需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4.35亿亩,比上年增加86.8万亩,增长0.2%,在连续三年下降后,实现恢复性增长;稻谷单产477.0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2公斤,增长0.3%;稻谷产量4150.7亿斤,比上年增加18.6亿斤,增长0.5%。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截至12月18日,中晚稻收购7000万吨,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其中,黑龙江、河南、江苏和安徽4省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中晚稻超400万吨,政策托底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市场方面,12月国内新季稻谷集中上市,产区价格互有涨跌。12月底,主产区新季中晚籼稻收购2540~2640元/吨,环比上涨10元/吨,同比下降180~270元/吨。南方新稻收购市场全面企稳,优质稻收购价格稳中小幅上涨;东北地区因新稻正进入上市高峰,价格稳中有降。当前,新稻市场供应充足,终端大米消费稳定,节日效应略有提振,米厂、经销商等陆续启动备货,叠加最低收购价政策底部支撑作用明显,预计国内稻米价格将以稳为主。
2.小麦产量增加,市场供需宽松,中央储备小麦收购持续,预计短期小麦价格将平稳运行。
供需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告显示,2024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3.54亿亩,比上年减少59.8万亩,下降0.2%,基本保持稳定;小麦单产396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0.6公斤,增长2.7%;小麦产量2802亿斤,比上年增加70.2亿斤,增长2.6%。北方冬小麦播种以来,热量条件好、墒情适宜利于小麦冬前形成壮苗。当前基层余粮3~4成,同比偏多约1成,叠加中储粮政策性小麦投放量较大,市场供应充足。
市场方面,12月底,华北黄淮主产区普通小麦进厂价格2380~2420元/吨,月环比下跌40~70元/吨,同比下跌450~510元/吨。当前,贸易商利润空间较小,部分甚至出现亏损。多数持粮主体认为后期小麦价格没有太多上涨空间,开始加快出售手中余粮,叠加下游面粉需求疲软,制粉企业提价采购积极性不强,但由于中储粮集团继续在主产区启动中央储备小麦轮入收购,推动小麦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预计短期小麦价格将平稳运行。
3.玉米产量增加,市场供给充裕,需求有所增加,预计国内玉米价格将止跌趋稳。
供需方面,国家统计局粮食产量数据公告显示,2024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6.71亿亩,比上年增加782.7万亩,增幅1.2%;单位面积产量439.4公斤/亩,比上年增加4.0公斤,增幅0.9%;总产量5898.3亿斤,比上年增加121.5亿斤,增幅2.1%。12月份,全国玉米进入传统售粮高峰。截至12月18日,华北、东北玉米收购进度在三到四成,全国累计收购秋粮超1.6亿吨,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市场供给充裕。
市场方面,12月底,东北三省一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平均收购价格1913元/吨,环比下降59元/吨,同比下降380元/吨;华北地区2005元/吨,环比下降53元/吨,同比下降551元/吨。自12月上旬以来,中储粮集团继续增加玉米储备收购规模,提振多元主体信心,预计春节后可售粮源将有所减少,供应压力减轻。由于玉米在饲用领域具有较高性价比,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预计国内玉米价格将止跌趋稳。
(二)重要农产品
1.新豆集中上市,贸易商库存下降,下游需求回升,预计国产大豆价格止跌企稳。
供需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1.55亿亩,比上年减少223.2万亩,降幅1.4%;大豆单产133.3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7公斤/亩,增长0.5%;大豆产量413亿斤,比上年减少3.9亿斤,下降0.9%。12月,全国大豆收获完毕并集中上市,主产区大豆货源充足,高蛋白大豆质优价廉,购销较为活跃,销售进度较往年加快。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24/25年度我国国产大豆消费量预计为2500万吨。
市场方面,12月底,黑龙江地区大豆以质论价,价格普遍在3500~4100元/吨,月环比持平略降,较9月中旬开秤价下跌450~500元/吨,较去年同期下跌1050~1150元/吨。东北地区大豆处于集中上市期,市场供应充足。随着春节临近,下游备货逐渐进入尾声,贸易商以消耗部分前期库存为主,后期库存下降导致供需格局将由宽松转为偏紧,加之低价油用大豆压榨有利润,支撑大豆价格,预计国产大豆价格有望止跌企稳。
2.新季棉花产量增加,市场供给充裕,下游需求持续走弱,预计国内棉花价格或维持低位震荡态势。
供需方面,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2024/25年度国内棉花产量630万吨,同比增加40万吨,增幅6.73%,处于近5个年度第二高点;棉花消费量为800万吨,同比增加10万吨,增幅1.27%。截至12月19日,全国累计采摘籽棉折皮棉629.7万吨,同比增加39.5万吨;累计交售籽棉折皮棉621.8万吨,同比增加40.8万吨;累计加工皮棉534.8万吨,同比增加35.9万吨;累计销售皮棉132.3万吨,同比增加55万吨。
市场方面,12月末,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为14651元/吨,较11月末下跌630元/吨。国内棉花加工持续进行,新棉大量上市,市场供应压力进一步增加。下游棉纺织市场维持弱势运行,新增订单逐渐减少,企业成品库存增加。随着春节假期临近,纺织企业观望情绪较强,整体开机率不高,采购原料依然以随用随买为主,生产成本以及国内宏观经济企稳对棉花价格形成支撑,预计国内棉花价格或维持低位震荡态势。
3.新糖大量上市,市场供给充裕,下游需求回升,预计食糖价格平稳运行。
供需方面,截至12月底,2024/25年制糖期甜菜糖厂已有3家停机,甘蔗糖厂除云南、海南外,其他省(区)糖厂均已开榨。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440.34万吨,同比增加120.83万吨,增幅37.82%;累计销售食糖249.94万吨,同比增加80.12万吨,增幅47.18%;累计销糖率56.76%,同比加快3.61个百分点。由于2024年我国甘蔗和甜菜种植面积增加,加之糖料生长期天气基本正常,预计2024/25年度国内食糖产量将达到11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14万吨,同比增幅11.45%。
市场方面,12月份,全国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6075元/吨,同比下跌613元/吨,其中广西制糖集团主流报价6020~6120元/吨;云南制糖集团新糖报价6020~6050元/吨;加工糖厂主流报价区间6320~6580元/吨。随着糖厂进入压榨高峰,新糖供给增量提速,市场供应总体充裕。由于国内食糖工业库存仍处于低位,随着春节来临,经销商补货采购陆续启动,有利于市场需求回升,预计国内糖价短期将平稳运行。
4.生猪产能持续回升,市场供应增加,猪肉消费进入传统旺季,预计短期猪价将止跌企稳。
供需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末全国生猪存栏42743万头,同比减少679万头,下降1.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078万头,同比减少64万头,下降1.6%。由于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端压栏情绪松动,出栏积极性提升,市场生猪供应持续增加,供需格局延续宽松局面。12月底,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在290元/头左右,较上月下降100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在30元/头左右,较上月回升60元/头。整体看,当前生猪养殖利润尚可,全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持续回升,预计后期生猪出栏量或进一步增加。
市场方面,12月份,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3.17元/公斤,环比下跌3.63%,同比上涨42.61%;生猪平均价格16.64元/公斤,环比下跌3.98%,同比上涨12.2%;猪肉平均价格27.94元/公斤,环比下跌3.09%,同比上涨13.16%;全国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37元/公斤,环比下跌0.59%,同比下跌11.32%。随着天气进一步转凉,猪肉消费将进入传统旺季,加之冬季腌腊和春节等节日消费拉动,年末猪肉消费需求将明显增长,预计生猪价格将止跌企稳。
四、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动态
(一)温氏股份养猪成本同比大幅下降,实现扭亏为盈
1月4日,温氏股份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亿元至95亿元。报告期内,在生猪养殖业务方面,温氏股份肉猪销量同比增长,毛猪销售均价同比上升,养猪成本同比大幅下降,实现了利润同比大幅上升、扭亏为盈。2024年度,公司销售肉猪3018.27万头(含毛猪和鲜品),同比增长14.93%,销售收入617.53亿元,同比增长33.50%,毛猪销售均价16.71元/公斤,同比增长12.83%。2025年,公司将继续降低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初步预计为13元/公斤以下。
(二)天邦股份经营现金流有较大改善,总负债下降
12月27日,天邦股份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称,公司总负债已降至100亿元以内,预重整工作仍在推进中。负债下降主要是因为2024年随着猪价回升及成本下降,经营现金流有较大改善。生猪养殖方面,公司2024年已退租6个母猪场,65个育肥场,产能较年初清退育肥产能62万头,母猪产能3.5万头,预计全年出栏生猪600万头。2025年,公司出栏量计划将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后续还会进一步推动人均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在不考虑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综合成本预计可以降至13元/公斤以下。
(三)傲农生物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产业投资人联合体
12月31日,傲农生物发布漳州傲农投资有限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的公告称,人民法院裁定确认《漳州傲农投资有限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终结傲农投资重整程序。根据傲农投资重整计划,傲农投资的有财产担保债权人的担保财产为傲农生物股票,上述股份全部划转完成后,傲农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数量将占公司转增后总股本的12.361%。公司控股股东将由漳州傲农投资有限公司变更为产业投资人联合体,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